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辛夷
◎每经记者 王辛夷
进口大片里主角受伤,直升机呼啸着前来救援,这样的场景你是否想过也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这种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称为通用航空,除了医疗、救援,还可以用于工业、农业等产业作业,科学实验、教育训练等等方面。
本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的目标,使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介绍,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通用航空业规模仍然较小,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展缓慢,航空器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不足,通用航空运营服务薄弱。
国家层面鼓励,企业也立即行动了起来。5月23日,中民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租赁)发布了“5300计划”,即未来5年将完成针对通航产业三个重要板块的投资,包括支持建设100座正规的通航机场,投资采购100架直升机,投资扶持100家具备承接空中紧急医疗救援任务能力的医院。
中民租赁董事兼副总裁何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已签约采购了直升机近50架,而这个数字还将在今年底前大幅提高。
航空器数量远远落后
在美国,如果从事故现场拨打免费电话,空中救护可以在20到40分钟内即可组队出发,紧急情况下无论伤病员有无支付能力均进行空中运送。德国更厉害,其国土内任何一地都可以在15分钟内得到航空救援服务,救援用直升机服务于其基点医院50KM半径的范围之内。
然而在我国,因为堵车、路远等因素造成治疗延误的情况却屡屡发生。截至2015年底,通用机场超过300个,通用航空企业281家,在册通用航空器1874架,2015年飞行量达73.2万小时。
1874架是通用航空器的总数字,用于医疗救援的直升机数量就更是少之又少。何敏认为,造成我国直升机救援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成本较高、运力不足,另一方面,当前政策层面也缺乏与航空救援系统配套的规范体系。
《意见》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多种方式、多方筹资,加大对医疗救护、应急处突、防灾减灾、偏远地区和地面交通不便地区运输服务等通用航空公共服务的经费保障力度,扩大通用航空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完善现有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通用航空业,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运营通用航空。
从国外已有的例子来看,政府资助可以解决一部分费用,社会捐助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最核心的还是保险力量。“航空医疗救援可以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作为一个险种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里。”何敏介绍,中民租赁也正在积极寻求与保险公司的合作。
中民租赁提“5300计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介绍,2013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都有超过300架新的通用飞机进入我国,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是,通用机场奇缺,没有机场可以供其起降。
《意见》确定,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覆盖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林区、50%以上5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提出,鼓励和加强通用航空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领域的应用。
中民租赁提出的“5300”计划中则是针对这一部分。除了5年内投资采购100架直升机外,还将投资建设100座正规的通航机场,并投资扶持100家具备承接空中紧急医疗救援任务能力的医院。
有了飞机,也有了机场,直升机还面临着空中管制。本次发布的《意见》提出,扩大低空空域开放,对执行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医疗救护与反恐处突等紧急、特殊通用航空任务的飞行计划,应随报随批。
在我国,航空租赁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但专注从事通用航空租赁业务的企业,中民租赁还是第一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自去年开始布局直升机租赁业务,目前已经签约近50架直升机,这个数字到今年底还将迅速攀升。
何敏认为,从业企业支持行业自身的发展,加上金融资本的力量,可以共同促进国家政策的完善和规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