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家上市公司限售股的解禁可能算不上是一则好消息,如果这家公司的限售股价格大幅低于目前股价的话,可能更会引起投资者信心的松动,因为越大的价差越会刺激限售股股东进行抛售。然而这一现象却没有在国轩高科身上发生。5月16日是国轩高科限售股解禁日,但公司股价却早早地收获了涨停对此,不少投资者疑惑:为什么机构会在此时大幅买进呢?
每经编辑 谢宏辰
上游材料涨价未挤占利润空间 产能扩张将助国轩高科市值翻倍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锂电池无疑是其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环。作为锂电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之一,国轩高科于2015年登陆A股后便搭上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东风。那么对于身处产业链中游的国轩高科来说,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如何?今后如何实现公司市值的健康成长?另外,对于行业内存在的诸如原材料涨价、技术路线以及"骗补"等问题,公司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目前公司依然是满负荷生产
NBD:2015年锂电池行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随后各家电池厂商都在扩充产能。请问公司目前的开工率如何?
王勇:去年下半年,公司在南京、昆山以及合肥的部分产能投产,为我们产能的扩充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去年我们面临着有订单但是交不出货的情况,到今年年初情况就好转了。
但是长期来说,目前的产能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为市场扩充太快。所以我们目前还在扩充产能,包括青岛的项目和合肥的三期项目都是为未来做得准备。
NBD:你预计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还会继续?
王勇:我判断未来可能会出现结构性的过剩,但是对于大的电池厂商来说,应该不会出现过剩的情况。
因为虽然目前电池厂商都在扩产,但是到明年的时候,也许一些小厂的产能扩出来了,但是没有市场。为什么呢?因为2015年许多大的电池厂由于产能不足交不了货,因此一些小厂便获得了很多订单。但是今后随着大电池厂产能的跟进,一些质量不很过硬、规模比较小的厂商可能会在明年或者今年下半年出现一些过剩。
NBD:公司进入2016年后接连拿下两个订单,总额跟公司去年总营收相比只差7个亿,有的投资者可能会比较关注公司今后还有没有这样的大订单呢?
王勇:对于今年发布的两个订单,实际上这只是我们订单的一个代表,其实还有很多订单我们是不以年为单位签订的,而是以月为单位签,进行月度交货。签大订单有两种可能,一是我们的产能可以跟上;二是客户的需求容易预计,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如目前在手的两个订单,南京金龙和中通客车,车型等各方面都比较固定,因此具备签订全年合同的条件。还有一些轿车企业,因为变化比较大,因此我们都以月度订单的形式进行交付,不签订全年的合同。
上游材料价格上涨或已到阶段高点
NBD:公司在年报里表示目前是双主业发展,除锂电外,另一部分业务就是充电业务。这部分业务目前推进情况如何?
王勇:因为之前东源电器就是做输配电业务的,它具备做充电桩的技术,因此自去年重组成功后,它也是在往这方面转型。
目前我们的充电桩还处于技术完善阶段,样品已经出来两轮了,进行了两次修改,但是现在还在完善。此外在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还在做市场推广。
我们预计可能到今年年中的时候,产品应该就定型了,然后7、8月份的时候我们市场端和运营模式方面的就会跟进,预计到年底就可以实现经济效益。这应该是国轩高科以后向下游延伸产业链的重要举措。
NBD:另外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注意到,公司与星源材质合作建立隔膜生产基地,向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公司是否计划打通锂电池全产业链?
王勇:电池产业链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个部分。目前我们在庐江建设的正极生产线,产能达到5万吨。负极我们主要是与中国宝安旗下的贝特瑞合作。此外,我认为隔膜是四大生产材料中(重要性)仅次于正负极的材料,而且他的技术壁垒非常高。国内之前使用的隔膜都是进口的,现在我们慢慢开始国产替代。我们通过参股星源材质40%的方式与其进行隔膜业务的合作。电解液一开始我们也想比照隔膜的方式去做,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它是一种类似化工类的投资,因此我们暂时没有准备做这一块。
另外前一段时间,市场上说碳酸锂涨价很凶,但是我们发现实际上产业中并没有那么恐慌。其实市场是在慢慢的趋向平衡,但是如果说国外有(碳酸锂)的合作机会,那么我们也不会放过。
NBD:提到上游材料,那么请问你认为像碳酸锂、六氟磷酸锂这样的材料今年供需情况是否还是比较紧张?
王勇:实际上,碳酸锂已经开始回落了。我认为上游材料价格的上涨已经到达了一个阶段性的尾端,供需趋向于平衡。
之前上游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因为企业对行业良好发展势头准备不足引起的。现在随着下游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会拉低许多成本,下游企业议价的能力就会增强。此外技术进步也会使单位成本降低一些。
如何实现公司市值的腾飞?关键要看这三点
NBD:国轩高科上市后股本规模变大了,目前市值接近300亿元(以4月18日股价计算)。体量大了,可能市值的弹性就没有小公司那么好了,请问公司管理层如何考虑公司市值的成长问题?
王勇:我们认为其实国轩高科现在300亿的市值已经很便宜了,为什么呢?
以去年的盈利6亿元来说,PE是50倍。今年一季度我们盈利3亿元,正常来算一年应有12亿元的利润,如果还给50倍的市盈率,我们的市值不就翻倍了吗?这是第一个因素,业绩的因素。
第二点对于国轩高科来说,就是我们才刚刚上市,资本市场上的武器我们还一个没用呢,譬如整合、兼并、收购的动作都有可能会增加公司的市值。因此从这一点说,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等于是厚积薄发,这是第二点助推我们市值增长的因素。
第三点是市场对国轩高科的看法,也许认为因为我们5月份有部分限售股的解禁,市场认为这就有点像靴子落地的感觉,不到这个点,市场总认为限售股股东中可能很多人在等着抛售。但是过了这个点,该卖的卖了,但是我们的业绩摆在这里,那么我们的市值一定会有相应的体现。
NBD:但是也许市场对公司PE的评价会有所下降呢?
王勇:市场对公司PE的评估,要放到整个市场中来看。放在新兴制造产业里比较,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比较类似,而智能制造产业的平均市盈率在60倍以上。
因此市场对PE的评估一定要放到整个市场中来看,如果二级市场的整体估值下降了,那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估值肯定也会降低。
技术路线之争:磷酸铁锂or三元?
NBD:公司目前的下游客户主要是一些客车企业,有消息说,今后对客车的补贴可能会降低,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影响新能源客车的产销量从而对公司产品的销路构成威胁。请问公司有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准备如何应对?
王勇:这其实正是公司目前重点考虑的部分。大家知道,国轩高科最早是从商用车起家后来转向物流车和大巴车的。因为之前市场的需求主要在客车,轿车方面的需求很小,因此国轩的发展轨迹是和市场需求相匹配的。
但是我们也知道未来乘用车的占比肯定会提高,因此为了保持公司的江湖地位,我们近期做出两大重要布局:一是和上汽集团合作,二是和北汽集团合作。
我们与上汽集团最早合作做申沃客车,因为合作良好,所以目前我们跟上汽集团在大、中、小型车三个领域都有合作。我们现在跟上汽集团合作做一些小轿车、物流车等,目前这些车型处于试制和打样阶段,在今年下半年这部分车型有望放量。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布局就是北汽集团。我们跟北汽集团的合作主要有几点,一是在青岛莱西建厂,专门向北汽集团供货;二是我们参股北汽新能源,形成资本的合作;三是在产品上,我们也取得了突破。最早我们是准备给它做物流车的,但是现在在轿车方面,我们也在进行前期的技术交流和接触。
NBD:公司今后的技术路线选择是怎样的呢?
王勇:我们技术路线还是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并且它的能量密度也在提升。此外,我们还在做复合三元电池,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的复合电池。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可以满足乘用车的需求。未来我们还会做一些高能高压的如镍锰材料、富锂材料等的电池,应对更高端的需求。
NBD:公司目前做的三元电池与日韩等国外生产的相比,在价格和性能上有没有什么差距?
王勇:相对来说,国外生产三元电池的技术比较成熟一点。不过目前这一点也不好下绝对的结论,因为国内和国外走的技术路线从一开始就是不一样的。
因为国外基本上没有大巴,出行一般都是飞机、高铁、或者轿车,因此国外基本上都是走三元电池的路线。另外国外最早做3C类的电池也是三元的,因此导致国外目前的三元技术要成熟一点。
而国内一开始就是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这与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初以大巴为主、公用为主有关。所以我认为目前还分不出谁好谁坏,因为国内才刚刚切入这个领域。
NBD: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的价格哪个高?
王勇:以轿车为例来说,因为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比较成熟,因此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相对要低一些。不过长远来看,随着三元电池的普及可能成本会降低。另外,目前三元电池的价格高还因为其能量密度大、活性强,因此它需要很多的被动保护措施来确保它的安全性,因此目前三元电池的成本相对高一些。
产能过剩问题:与光伏产业不存在可比性
NBD:很多人将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当年的光伏产业进行比较,认为靠补贴培育起来的市场未来面临萎缩,大量扩产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类产品的过剩。请问公司如何看待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比作光伏产业的这一论断?
王勇:首先我认为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不可比的。
光伏产业当时虽然也很景气,但是它"两头在外"。首先核心组件的采购在外;其次市场大部分在外。实际上光伏产业在国内主要就是做组装。因此光伏产业虽然国内的生产量很大,但是它的技术壁垒并不高,所以后来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技术上没有进步、核心技术在国外;第二市场在外面,国内的企业控制不了。
而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我们现在赶上好时机,国家比以往更加大力鼓励技术创新,再加上光伏产业的前车之鉴,所以新能源人现在都很重视技术的研发。另外在市场方面,中国的市场是一个核心的市场,所以在市场方面我们是有主动权的。国外企业都跑来中国投资建厂就是证明。
NBD:最后一个问题,随着骗补调查的日趋严格和2017年开始的补贴"退坡",是否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影响?
王勇:我认为这个事情是好事,去年市场太疯狂了。骗补调查对于一线品牌的汽车厂商来说,不会有任何影响。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