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产业转型升级有三大路径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5-16 00:20

    李东红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有三大路径:即传统企业迈向高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推进产业走出去。

    每经编辑 黄丽    

    每经记者 黄丽

    “中国人爱到日本买马桶盖,说明在国内市场的供给端结构不合理,在中低端提供上我们做得还不错,但中高端就还不行。”5月15日,在清华经管EMBA2016招生说明会暨“企业转型与产业升级”主题沙龙上,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清华经管EMBA的企业实践课程带队老师李东红教授称。

    这侧面说明了中国市场依然存在很多机会。“从过去中国制造变成为中国人制造,我们仍然有很大空间。”李东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国内市场大、竞争小,所以低端产品也有很大生存空间,但随着需求转变,产业也应转型升级。

    面对国际经济新形势、国内经济新常态,为调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今坚定不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共识。李东红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有三大路径:即传统企业迈向高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推进产业走出去。

    传统企业转型迈向高端

    国家经济增长,需要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快速运转起来。在李东红看来,一方面,企业努力创造,生产出来的东西能源源不断地被消费掉,经济就能增长,“哪个国家转得越快,哪个国家经济增速就越快,若供给或需求有一方跟不上,整体经济都无法更快发展。

    当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这并不能说明国内需求减少或企业产能降低。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海淘,购买国外消费品,不管是通过海外代购,亦或是旅游购物,海外产品更受国人青睐。日本马桶盖被疯抢,被认为是案例之一。

    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要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

    如何才能实现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都是当务之急。

    “中国人到日本买马桶盖,主要说明国内供给端结构不合理。”李东红称,过去市场容量大,但由于市场竞争不大,因而做低端也能赚到钱,但现在形势已经变化,低端产品大量过剩,如果不往中高端走,将在被全球性的竞争压力下被淘汰,“国内高端需求没有很好地被满足。从过去中国制造变成为中国人制造,我们仍有很大空间去做。”

    供给侧改革,有被简单理解为“三去一降一补”:即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李东红认为这是短期措施和狭隘理解,“整个供给侧改革是长期的、并非短期,虽然急迫任务是去库存等,但长期目标是还是产业调整和升级。”

    建议企业抱团“走出去”

    除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走出去都至关重要。

    李东红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向产业发展的新轨道跃进,适度多元,谋求跨界融合,来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一个产业周期,当你所在的产业已没有足够发展空间,需要寻找其他的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李东红称,对于企业,一方面要以开放心态关注并找到新产业,另一方面,转型还需要找到合适的人。

    至于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李东红表示,创新创业是基础和根本,“毕竟创造最后还是需要创新的。”

    不过,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创业企业创新不足、没有核心竞争力,却是许多创业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创业存在跟风问题,一旦发现哪个方向好,大家都一窝蜂全上。”李东红认为,现在很多创业,做得都太简单化,“创业如果只是做商业化的而没有核心东西确实难长久,容易同质化,市场并没那么大,最终大部分企业还是难以长久存活。”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内市场需求没有充分满足同时,中国产业开拓全球市场仍有较大空间,所以产业“走出去”,依然是一大重要事项。

    李东红亦建议优势产能“走出去”,并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抱团”,形成合力“走出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80亿完善“渔光一体”产业链 通威股份“旋风速度”开辟新蓝海

    下一篇

    7.5亿“过桥资金”延期5次仍未到位 中基健康终止收购绿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