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P2P以及线下理财平台不断“曝雷”,整个理财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走低。此前较少被普通投资者关注的国债,近日却频频出现刚一开售就被抢购一空的现象。那么,除了国债以外,当前市场上还有哪些理财产品值得关注?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专题调查和采访。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万敏
每经记者 万敏
随着P2P以及线下理财平台的不断“曝雷”,整个理财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走低。此前较少被普通投资者关注的国债,近日却频频出现刚一开售就被抢购一空的现象。
那么,除了国债以外,当前市场上还有哪些理财产品值得关注?银行理财产品、保险公司万能险等产品的收益率会否持续下降,当前是否仍有投资价值?而信用度仅次于国债的政策金融债会否成为投资者下一个热捧的对象?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专题调查和采访。
除了国债,目前银行柜台(包括电子渠道),还能购买国开债等政策性金融债。
实际上,柜台金融债信用等级高,安全性好,交易起点及最小递增单位均为100元面值,进入门槛低,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安全、透明、收益适中的债券产品的投资需求。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令[2014]第3号发布,国开债、进出口债、农发债等政策性金融债在柜台正式推出,柜台业务品种进一步丰富。来自中央结算公司柜台市场部的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共有8家商业银行取得开办柜台业务资格,包括四大行以及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市商业银行,全国可支持办理柜台业务网点5万余个。
以近日通过工行柜台和电子渠道销售的一年期国开债为例,其年收益率为2.55%,比银行存款高出不少,且流动性也比定存、国债要高。
●柜台金融债安全性高
中央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共27期记账式国债、8期政策性银行债券在柜台发行,柜台报价的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存量达到100余只。
以近期工行销售的国开债为例,2016年5月4日~6日,工行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和境内营业网点面向个人和非金融机构客户,销售“国家开发银行2016年第十一期金融债券”,发行额度不超过2亿元。
本期债券简称16国开11,债券代码160211,为1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券。上市交易日为2016年5月11日,债券起息日为2016年5月9日,本期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2017年5月9日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债券面值100元,客户认购债券数量为100元面值的整数倍,发行价格为100.00元/百元面值,票面利率为2.55%。
目前来说,一年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为1.50%,部分银行上浮后达到1.75%。也就是说,此次柜台国开债的票面利率至少比同期定存高了0.8个百分点。以100万元为例,若购买国开债,到期后收益可比同期定存高8000元。
同时,柜台金融债具备“准政府”的信用等级,在安全性上并不低,且流动性也优于国债。
对于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储蓄国债来说,如果在存续期间想变现,提前赎回需要扣除本金的千分之一作为手续费,并且利息收益也会减少。而柜台金融债在交易时间内可随时交易,比一般的理财产品流动性更强,而且较储蓄存款收益更高,为稳健型客户提供了投资交易的新选择。
此外,客户还可以通过把握市场价格波动的有利机会,获得买卖价差收益。
●投资人认知度待提高
比起本月发行的凭证式国债需要“大早排队”的购买方式来说,它通过电子银行渠道24小时连续不间断发售,购买更为便利。
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发行期内客户只须登录工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或者通过营业网点柜台,指定用于债券交易的资金账户并开立债券托管账户,即可认购柜台国开债。
比如,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登录网银后进入“网上债券”栏目,在“行情和交易”版块中,点击拟认购债券右侧的“购买”按钮,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认购。发行期结束后,柜台国开债将上市流通,客户还可以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和营业网点在交易时段内随时买卖,交易资金实时清算。
2016年3月1日,国家开发银行发布了《国家开发银行柜台金融债业务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表示将依照2月14日央行发布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扩大国开行柜台金融债承办机构范围。
《公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国开行通过工行、农行、中行累计发行柜台金融债12期,合计138.9亿元。目前,国开行柜台金融债承办银行最多、发行量最大、发行频率最高、期限最长、券种交易最活跃。
此外,个人投资者还可以在银行柜台买到中国进出口银行金融债。这也是政策性银行债券,购买、流通方式与柜台国开债类似,但在发行频率上远低于后者,如需购买可关注各大商业银行官网或营业网点销售信息。
与国债相比,目前柜台金融债的规模还很小,投资人的认知度也不够高。
但央行在上述《办法》中明确开办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投资适当性管理制度,了解投资者风险识别及承受能力,向具备相应能力的投资者提供适当债券品种的销售和交易服务等,极大地拓宽了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渠道。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