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记者 郑步春
周二A股缩量盘整,几乎走平。盘面看,小票、壳资源类股仍弱于大势,不少前期强势品种出现补跌,大盘股则大多横走,不过部分“中”字头股票午后有过一波急拉,只是效果平平。整体而言,盘面显得比较沉闷。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了物价指数,我国4月CPI同比涨2.3%,涨幅与2月、3月持平;4月PPI同比跌3.4%,跌幅较3月的4.3%大为收窄,亦好于预期的同比跌3.7%。
上述数据显示,物价已大致稳住。考虑到国家已明显否定了过度刺激的可能,且大宗商品已经因此暴跌,再考虑到猪价涨势这两天出现的迟滞现象,接下来通胀应该不会成为问题,所以不应担心国家过度紧缩货币。
上述判断若成真,则应该有助于限制股指的下跌空间。但既然货币放水也已不太可能,所以股指上涨空间也同样不大,市场未来大概率会延续震荡行情。针对震荡格局,投资者合适的操作策略应该就是“跌猛了买,涨猛了抛”。当前大盘离“跌猛了”或还有些距离,但距离不会太远。
A股自5178点以来已历经三波较大调整,这三波多少对应些杠杆问题,但投资者无需将现在的调整与此前类比。此前有太多筹码属于被动式抛盘,即抛售的人未必是持股者本人(强平),但现在多数抛盘应是主动的,不可能不计较成本。
此外,由于国家队仍被深套,所以我更难相信股指会跌得过深。一旦股指深跌,政策之手可能又会有意无意间来托。
操作上,激进的投资者这几天可适度参与,特别谨慎者当然也可再等等,但也不能低了又看低,理应有提防一脚踩空的意识。总之我认为投资得沉得住气,涨时无需激动,跌时也无需想得太差。
不久A股或将被纳入某国际指数,这对A股市场制度及投资风格应该会产生些影响。投资者对这个因素也该考虑,操作上对绩差股理应更加提防,谨慎者不妨优先考虑绩优股。
其实近期“限制借壳”等规范消息,或多或少是受到了上述因素影响。因如果不限制借壳,那么A股定价体系必然紊乱,劣币驱逐良币几成必然现象。以前A股关起门来搞时这还是国内笑话,大开国门后还这样,那便是国际笑话了。
笔者已在微信平台开辟专栏,读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间通过微信直接查看笔者的最新观点,详情请关注“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