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监管发文规范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 其他出表渠道或也将被覆盖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5-03 22:10

    银行信贷资产出表和监管套利的空间将进一步受到压缩。4月28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2016)82号文)》,明确要求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必须全额计提资本,同时银行理财资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收益权,并不得提供任何显性或者隐形担保等等。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丹丹    

    每经记者 朱丹丹

    银行信贷资产出表和监管套利的空间将进一步受到压缩。

    4月28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2016)82号文)》(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必须全额计提资本,同时银行理财资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收益权,并不得提供任何显性或者隐形担保等等。

    对此,招商证券金融组分析指出,对银行来说,基本把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的各种空子都堵上了。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多位业内人士亦表示,源于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的市场规模还很小,所以此次文件思路比文件本身规定的冲击更大,后续监管部门或会出台其他管理办法,覆盖其他出表渠道。

    压缩银行信贷资产出表和监管套利空间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开展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一方面盘活信贷存量,一方面部分业务则存在交易结构不规范不透明,会计处理和资本、拨备计提不审慎等问题。

    基于此,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银监会下发了相关《通知》,涉及会计核算,报备登记制度,合格投资人要求登,比如明确信贷资产收益权出让方银行在转让后按照原信贷资产全额计提资本,同时银行理财资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收益权,并不得提供任何显性或者隐形担保;个人投资人不可投资不良资产收益权等等。

    “对银行:基本把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的各种空子都堵上了,具体表现为: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了,但资本金还是得继续计提;不良资产转让了,拨备还得继续提,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的计算中也要纳入这部分收益权转让了的不良贷款;银行不能用本行理财资金承接本行的信贷资产收益权或提供回购承诺,这对现在银行的贷款收益权转让出表消额度,尤其是不良出表再用理财资金承接,是有直接影响的。” 招商证券金融组分析指出。

    他们还进一步表示,看起来银监会在把银行最方便、但监管难度更高、打擦边球更容易的信贷资产出表通道堵住,然后把这项业务往更公开透明更市场化的资产证券化(ABS)上面引导。

    国泰君安银行团队也分析指出,银行将信贷资产出表,其动机,除正常的盘活资产外,更主要的是规避监管,美化部分监管指标。目前存贷比、信贷额度监管已取消,但银行美化不良率、拨备覆盖率、资本耗用等指标的动机仍在。通过操作,使全行业资本耗用、不良总额下降,隐匿了风险水平,从而实现监管套利。监管层意识到这会使全行业监管指标失真,因此加以规范。”

    安信证券研究人员赵湘怀则表示,该规定对出表业务较多的银行来说,其资本耗用、不良率可能会有所上升。对于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指标贴近红线的个别银行来说,压力明显。长期看,该规定有利于全行业不良贷款真实暴露,监管指标趋于真实化。

    后续或会覆盖其他出表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此次虽然仅适用于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领域,但也不排除其他类型的通道业务也会同样被禁止,这将对“影子银行”造成很大的约束。

    “82号文虽然只针对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但其一改此前仅基于会计科目(形式)的监管,而是深入到业务实质,确立了新的监管趋向。” 上述国泰君安银行团队指出。

    他们预计,后续监管部门仍然会出台其他管理办法,覆盖其他出表渠道。而且跨监管部门的出表渠道(比如与基金、证券配合的渠道),也可能在监管协调改革后,加以覆盖。总之,资产监管将穿透化。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登录银登网查阅发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末,总计信贷资产债权+收益权转让规模340亿元左右。

    “这相对于私募abs或通过其他资管通道的10万亿以上的存量+增量资产出表体量,其实银监会82号文针对市场规模基本可以忽略。” 上海法询金融董事长孙海波指出,但文件的思路比文件本身规定长远来看冲击更大。

    不少业内人士更是分析指出,虽然目前82号文针对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的市场规模还很小,但不排除未来可能延伸到其他的资产出表和资本计提绕道模式,比如ABS、同业投资通道产生的应收款类投资、表外理财等资产腾挪通道和模式。

    以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为例,实际上相较于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其规模要大很多。以同业业务活跃的兴业银行为例,其2015年应收款项类投资达18349.06亿元,该数据较2014年末大增15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基于107号文、127号文对同业资产项下非标资产转标的监管需求,银行同业资产出现了腾挪,比如类信贷投资由买入返售科目中移出,转移到应收款项投资科目中,也造成该类投资近年来的激增。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猪肉价格一年暴涨50% 北京决定拿出5年前那招管管了!

    下一篇

    多氟多股价创历史新高 董监高借机集体减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