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亚洲足球第一股”头衔的恒大淘宝(834338),终于在4月19日呈上了自家的成绩单。从成绩单来看,虽然恒大淘宝在2015年神采飞扬,在双线作战的背景下,仍然揽下两个第一的桂冠,但靓丽的战绩却不足以令公司扭亏,2015年全年恒大淘宝亏损9.53亿元,亏损额度甚至超过了2014年,这到底怎么回事?
每经编辑 赵阳戈
每经记者 赵阳戈
有着“亚洲足球第一股”头衔的恒大淘宝(834338),终于在4月19日呈上了自家的成绩单。从成绩单来看,虽然恒大淘宝在2015年神采飞扬,在双线作战的背景下,仍然揽下两个第一的桂冠,但靓丽的战绩却不足以令公司扭亏,2015年全年恒大淘宝亏损9.53亿元,亏损额度甚至超过了2014年,这到底怎么回事?
引入战力成本陡增
去年的恒大淘宝算是抢足了眼球,其2015年的成绩单也受到市场诸多关注。
4月19日,恒大淘宝发布2015年年报,当中显示,恒大淘宝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98%,但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为-9.53亿元,延续了亏损的态势,2014年恒大淘宝的亏损额为4.83亿元。
面对与战绩迥异的业绩,恒大淘宝无奈将缘由指向了成本,该公司称“由于引进教练和球员的薪酬成本较高,比赛支出有所增长,公司营业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导致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5年恒大淘宝的营业成本为12.66亿元,而2014年时这个数字为8.33亿元。而之所以成本陡增,该与恒大淘宝引入战力不无关系。
据悉,恒大淘宝为了强化自身实力,先后引进巴甲卫冕冠军克鲁塞罗队主力双子星、现役巴西国脚里高拉特,奥地利冠军霸主球队萨尔茨堡红牛队主力前锋巴西外援阿兰,英超传统劲旅托特纳姆热刺队后腰、巴西国脚保利尼奥,现役巴西国脚罗比尼奥等国际顶尖球员,并于2015年6月4日,聘任世界杯冠军教头斯科拉里担任主教练。所以,在营业成本增长(同比增长52%)说明中,恒大淘宝表示主要是球员教练的薪酬增加,其次才是奖金支出及差旅费用等。
战绩吸引人门票收入大增
引入战力,虽然提高了公司运营的成本,但效果却斐然。
据公开信息,俱乐部在2015赛季双线作战,双线奏凯,不仅成功卫冕中超联赛冠军,实现中超五连冠,在亚冠赛场上,继2013赛季夺得冠军后,三年内第二次夺得亚冠冠军,再次登顶亚洲之巅并代表亚洲第二次参加世俱杯比赛。出色的战绩为球队凝聚了海内外庞大的球迷基础,截至2015年12月31日,俱乐部有18个球迷协会、3个海外球迷分会,微博粉丝约812万人,贴吧提及数高达5000余万次。
凝聚的球迷最大体现,就在球票收入收入上。据悉,2015年全年俱乐部球票收入实现2.1亿元,相比于2014年大幅快速增长1.56亿元,球票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也从此前的15.9%,大幅度提升到了55.24%,变化明显。
这一变化也完全符合恒大淘宝一直以来的模式。据披露,恒大淘宝的主要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是:投入资金运营职业足球队,参与各种职业比赛,通过良好的竞技成绩,持续维护公共关系,获得海量的球迷及受众,提升俱乐部的品牌价值,形成可持续的商业生态平台。基于上述商业生态平台,公司通过向球迷销售比赛门票、球迷周边商品等获得销售收入,并帮助广告主向目标受众群体投放广告获得广告收入或其他授权收入。显然,恒大淘宝还在成长的路上。
至于高企的成本,恒大淘宝也有考虑,其在球队经营计划中称,俱乐部目前每年的成本开支在10亿元左右,这是俱乐部持续保持最优战绩的前提和保障。未来营业成本预计将会保持在目前这个水平,俱乐部工作和运营的重点是在给定的成本下,提升支出的性价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引援模式。俱乐部目前的引援策略主要为引入年龄在25岁左右的年轻优质球员,转会费一般在转会完成时一次性支付,随后在球员合同期限内逐年摊销进入营业成本,而引入教练团队一般不需要支付转会费。因此,通过引入稳定、年轻的高水平球员,对俱乐部的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每日10手“养着”50元定格多时
恒大淘宝2016年1月完成了新三板挂牌后的首笔融资,以40元/股定向增发了无限售条件股2173.4万股,募资8.69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发行后,恒大淘宝的市值达到158.69亿元。在该公司挂牌以后,股价一度冲击到了55.2元,不过目前依然回撤,且近期已连续多日维系在50元这一价格附近。如果以这个价格来计,恒大淘宝目前的市值仍然有198.5亿元。定增对象仍然有浮盈可算。
有意思的是,在3月24日、25日、28日,4月13日这最近的4个交易日里,恒大淘宝每天都只以50元的价格,成交10手,每天的成交金额5万元,市值才得以维系,至于交易的背后是谁,暂不得而知。
截至截稿,股转系统上最新有2笔买入信息,数量分别为5.8万股和8000股,买入报价分别为0.02元和0.05元;而卖出信息则有1笔,有人打算卖出7.1万股,卖出报价为52元。
【推荐阅读】江苏三地连曝"毒校"事件 专家建议全国大排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