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施娜
◎每经记者 施娜
网贷之家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3月,P2P网贷行业实现了1364.03亿元的整体成交量,刷新了2015年12月1337.48亿元的单月最高成交量,较2016年2月环比上升了20.70%,是2015年3月成交量的2.77倍。
数据还显示,截至2016年3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461家,环比下降了2.3%。截至2016年3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到1523家,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3984家(含问题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P2P网贷一边蓬勃发展,一边问题不断,还时常沦为线下理财公司的“背锅侠”。而这背后,行业人士一直在积极探索整个行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之道。如近日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出台《江苏省网贷平台产品模式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会员单位中网贷平台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时,应对所发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类别、业务模式进行事前备案。
拍拍贷CEO张俊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规范治理,离不开行业的自律,更离不开媒体客观公正的监督和报道。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一旦被谣言误伤,容易引起恐慌,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给平台和投资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真伪P2P如何辨别?
对于P2P行业鱼龙混杂,线下财富管理公司冒充P2P的情况,普通投资人该如何辨别真假?
铜掌柜首席信息官金少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线下财富管理公司的定位是第三方理财顾问服务,根据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为其提供现金、投资、保障在内的全方位理财规划建议。区别于规范的P2P平台,这些公司有一些特点:如开设门店、大肆广告宣传、有理财经理、线下交易等。要辨别是真正的P2P和伪P2P,从人均投资额也能看出一点端倪,按照P2P行业的人均投资额,3万、5万元以上的投资额其运营模式涉及线下的可能性很大。
同时,金少策表示,央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发后,监管实施细则也应声落地,一些不规范、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线下财富管理公司,面对监管政策难以应对,很多线下不合法合规的公司就选择了跑路。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线下财富管理公司出现跑路,他们或许之前曾经想趁着P2P行业的兴起捞一笔,但在运营模式上却是老一套的线下财富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没有生命力,预计日渐被淘汰。
而对于目前投资者对于P2P和线下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分不清楚的情况,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则表示,随着行业逐渐规范性发展,投资人教育的推进,投资人理财知识的不断积累,相信未来不管是媒体还是投资人,都会对行业有更清醒的认识,将各种模式进行区隔。
加强投资者教育成行业共识
2016年是行业规范年,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的发布,张俊称,可以预见,严格的银行资金存管和信息披露等制度,将对现有的网贷平台进行洗牌。未来将有大量不合规的平台主动离场或被动淘汰,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会高度整合。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征求意见稿》出台后,部分中小平台自认无法完全满足监管条例,在权衡营业状况后,主动选择停业,如有号称有国资背景的“安心金融”等平台。
近日《财经》报道称,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对此,周治翰表示,这轮整顿是应该的,短期内会引发行业阵痛,但长期来看仍有利于行业发展。只要不是“一刀切”的方式,而是真正地把行业毒瘤去除,那我们相信,互联网金融会更加健康发展。
除了政府监管和行业自身的规范发展,投资者教育也成为众多P2P行业人士谈及最多的话题之一。
金少策表示,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培养合格投资者非常有必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任重道远,作为普惠金融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平台、投资者、媒体、监管部门等一同去营造,作为平台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应该承担起投资者风险教育的责任。
周治翰亦告诉记者,目前投资人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了解并不深,识别、防范和处置风险的能力也亟待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优质的互金企业应该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可以与相关行业自律组织、政府部门等协同开展投资者教育。
但也有P2P平台反映,公司单独在进行投资者教育活动时常被误解,希望行业协会等能多加组织。
而在具体投资操作上,张俊则建议:投资者要积累辨别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不要相信明星效应,也不要听人推荐,更不要只盯收益率,高收益的背后是高风险。在投资过程中,要坚持小额、分散的投资原则。小额有两层含义,一是平台上的标的足够小,避免大的不可控风险发生;二是每笔投资的金额足够小,甚至可以50元、100元地投,降低发生大损失的可能性。分散则是指多个平台的分散、长短期标的匹配、高低收益产品组合等,应将多数资金分配在收益稳健的低风险产品上。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