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首周苏州出让了13宗土地,其中4宗都刷新了区域拍卖纪录,但“疯狂”过后业内却认为苏州成交或大跌。
每经编辑 王浩也,吴若凡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邦地产”real-estate-circle)
上个周四和周五,苏州一共出让了13宗地(4号地暂缓出让),市场可谓非常火爆,而且姑苏区的楼面价格一举突破了2.5万/平的大关,浒墅关的楼面价也突破了1.4万/平,就连苏州市民印象中的房价洼地——科技城板块,楼面价也已经超过了1.9万/平。
搜房网统计,在苏州拍的这批地块里,有4块都刷新了地价纪录。除了上述的姑苏区和相城区的两幅地块,北京国瑞拍得的木渎地块,和景瑞地产拍得的高新区科技城地块,也都刷新了各自区域的单价或总价纪录。
“地价有点疯!”这是苏州很多业内人士的评价。但“疯”过后果会怎样?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祖昱认为,二季度末,苏州可能会面临成交量的下降。因为购房群体中有大量的投资人群,他们能非常敏感地感觉到二手房市场存在“没人接盘”的风险。易居有统计就发现,苏州的新盘来访已经下降了26%,来电下降了38%。
克而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林波则建议,苏州开发商应该抓紧四五月,这个市场传统旺季,加快出货,因为后面市场肯定有变。
如果苏州楼市成交量真的遭遇“急跌”,苏州房价会否下跌,甚至暴跌?
邦爷目前给出的答案是,不会!!为什么?
人口增速全国第一,用地却逼近极限
先考虑市场供求。有评估报告就指出,近10年来苏州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占市域面积从2004年的不到15%,到2013年接近30%,几乎翻了一倍。但随之,很多业内专家指出,苏州土地资源到今年已明显吃紧,用地规模逼近极限。
但另一方面,苏州的人口增长很快。截止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1061.60万,其中城镇人口794.08万人。甚至在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增速最快的20座大城市”榜单中,苏州也榜上有名,而且以5.57%的年增速,在上榜的10大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一。
另外,苏州多为技术密集型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较为发达,产业结构也很多元,这使得苏州导入的人口偏年轻化,20-49岁年龄段人口占比达,且年均增长率达8.14%(2010年数据),而这个年龄段也是购房的主要人群,对楼市需求带动明显。
苏州2012年纺织、电子信息、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均超过700家。2013年高新技术企业2499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3.4%。受此带动,苏州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金融机构数量已经超过610家,居全国地级市之首,金融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2%。
扩容有限、人口激增、置业需求高涨,这些都很容易诱发楼市的供求失衡,带动房价上涨。
数据就显示,2015年苏州市商品房市场累计供应955.4万平方米,累计成交1323.9万平方米,销供比为1.39,已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而且这是苏州楼市2012年之后,首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此同时,苏州控制供地,长达一年时间土地市场也是供不应求的,这使得苏州住宅市场库存量告急,供需关系严重加剧。供不应求的状况下,房价要跌都难。
人均收入已逼近上海,房价只有上海的40%!
再来看一个关键的指标,人均收入。
苏州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苏州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50400元!
要知道,同期上海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52962元。也就是说,苏州人的购买力已经不亚于上海了。而且,应该指出,由于苏州的服务业占GDP比重未来仍然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城市购买能力还会进一步提高。
人均收入高,房价低,能够展现出一个比较大的房价上涨空间,但这最多说明苏州的房价不容易跌,并不代表房价能立即涨起来。
比如说到房价,苏州的房价跟上海比,就可谓“洼地”。根据中指数据显示,2015年苏州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12979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4.63%。尽管涨幅不低,但和上海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2015年上海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32144元/平米,同比上涨18.07%)。
另外,人买房看重的不只是房子本身,还有城市给安居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苏州2015年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195.8亿元,完成的基础设施投资1070.9亿元;而上海的公共服务支出总金额6191.56亿元,完成的基础设施投资是1425.08亿元。
仅仅就医疗服务而言,上海各类卫生机构达到5016万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7.02万人,基本上“每一千人有4.21个医生服务”。苏州各类卫生机构3102个,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师2.65万人,“每一千个人2.45个医生服务”。
所以,虽然苏州的房价有可观的上涨潜力,但跟一线城市比起来,还是有较大距离。
☞ 对本文有任何疑惑请关注邦地产,也可加入“邦地产w”与作者交流!
(加群有问题可留言哦)
编辑:王婷婷 审核:杨羚强 终审:蔡战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