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十三五”将基本建成国际保险中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4-07 00:22

    4月6日,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在上海保险业“十二五”发展回顾与“十三五”展望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时期,我们提出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行业自身的改革创新和行业外部政策支持两轮驱动,始终围绕上海承载的国家战略,上海特大型城市治理和民生保障三大主题。”

    每经记者 涂颖浩

    4月6日,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在上海保险业“十二五”发展回顾与“十三五”展望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时期,我们提出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行业自身的改革创新和行业外部政策支持两轮驱动,始终围绕上海承载的国家战略,上海特大型城市治理和民生保障三大主题。”

    裴光指出,“十三五”期间,上海保险业发展首要是建设上海国际保险中心。联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自贸试验区新一轮保险开放创新,着眼“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和全球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国际保险中心制度创新和保险机构、要素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深化航运保险、再保险和保险资金运用三大支撑,形成保险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新优势,提升在全球保险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

    机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裴光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保险机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传统功能基本齐备,创新功能有效培育拓展。”

    全国首家专业性航运保险协会-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在沪成立,全国第一个创新型保险要素市场-中国(上海)保险交易所获批筹建,预计规模3000亿元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落户上海,有效提升了上海保险市场的层次和能级,为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夯实基础。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首家专业养老资产管理公司太平洋养老资产管理、首家高端合资健康保险公司太保安联健康保险公司、首家混合所有制保险企业上海人寿等新型机构纷纷落户上海。全国乃至全球知名保险企业相继在沪铺设战略性机构。11家上海航运保险运营中心相继成立,功能性保险机构数量近70家,覆盖包括航运保险、资金运用、数据后援、电销运营和审计研发等诸多领域。

    截至2015年末,在沪保险总公司55家,比2010年末增加9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沪保险分公司95家,比2010年末增加28家。在沪保险中介法人机构数量持续增加,从2010年末208家增至2015年末215家。

    裴光表示:“2015年上海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达4.5%和4658.55元/人,位居全国前列,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0.37个百分点和1633.55元/人。这五年,上海共推出百余项保险创新产品,为全国提供数十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航运保险国际化话语权提升

    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会长降彩石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专业性的保险行业组织,是借助上海航线保险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东风应运而生的。2013年12月16日,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正式成立,目前共有会员单位44家,业务总量已经占到中国整个航运保险的95%以上。

    2014年5月19日,监管部门授权允许上海航运保险协会试点开发航运保险协会条款,备案后会员公司可以自主使用。降彩石表示:“协会条款的开发,是上海自贸区建设保险市场相关制度的一项创新,有利于发挥行业的整体优势,激发了保险产品创新的活力,也改善和提升了航运保险产品的规范化。同时,也有利于借鉴和引进国外成熟航运市场的保险产品,提升我国国内航运保险的水平。”

    2015年7月1日,航运产品注册制正式实施,是由保险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保险机构共同参与,形成了监管部门依法授权,第三方平台运营,使保险监管制度和保险服务的重大创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注册产品1123款,超过2013、2014年备案的总和,极大丰富了我国航运保险产品的种类。

    2015年9月16日,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加入了海上保险联盟,在协会的推荐下,国内的两名航运保险专家加入了专业委员会。航运保险的产业的国际化话语权得到了提升。

    数据显示,2015年船舶险和货运险的保费收入分别达到全国的44.46%和15.70%,合计保费收入38.34亿元,占全国船货险保费收入的26.76%,较2010年提高9.82个百分点,超过香港和新加坡船货险在岸保费收入之和。

    上一篇

    浦发银行回应生命人寿举牌:不可能出现“宝万之争”

    下一篇

    昌河乘用车启幕背后:“小型车”补位北汽大自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