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摩根资产环球主席白博文:在中国的投资未来会不断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3-23 01:3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记者 王海慜

    走过意外迭出的2015,今年来,全球市场依然延续了“震荡模式”。经过1月的集体惊悚之后,欧美市场仍然回弹不振,令人意外是的新兴市场股市异军突起,此前被看空的巴西市场在一季度领涨全球。

    今年资本市场这出悬疑剧的剧情会向什么方向演绎?我们最需要的也许不是精准的预测和敏锐的嗅觉,而是更加前瞻性的眼光和战略定力。

    摩根资产的百年秘诀

    3月18日下午,摩根资产管理公司环球主席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董事白博文(Paul Bateman)应国内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诺亚财富邀请向中国投资者分享了自己半个世纪职业投资生涯的心得。白博文有50多年的投资行业经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和多次经济周期的起伏。摩根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时间跨越了两个世纪,是目前全球知名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客户遍及全球各国主权基金、中央银行及政府资助机构,其全球资产管理规模高达1.7万亿美元。

    谈及摩根资产在充满变数、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基业常青的秘诀,白博文说,“成功的关键首先是客户至上”。在分享中,他坦言,自己喜欢资管行业的“受托文化”,并时常为客户的信任所激励;随着历练的累积,在承担责任和经验教训中不断成长,自己的业务水平会随之不断精进,并不断为客户和股东创造回报,如此“你也会得到回报,你的事业也会得到回报”。

    与邓普顿等大师一样,白博文同样推崇逆向投资的思维模式,“不要指望新闻告诉我们什么投资机会,很多时候市场舆论最悲观的时候反而是好的投资时机。”相应的是,努力才是投资致胜的关键。例如到海外投资,他认为,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你需要一些了解当地文化的、能够植根于这种文化的人,对当地的事件非常了解,做非常细致地分析,才能够找到真正的投资机会。”

    回首摩根资产在过去100多年屹立市场的这段传奇,白博文强调,非常持续细致的风险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要律,“因为危机任何时候都会出现,会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应对这个危机做好准备”,而“超过国债和银行存款的回报的投资总是存在风险”。他建议投资人应“避免过于集中的投资”,“哪怕风险只有百分之一的发生概率,也不能对极端情况的发生心存侥幸”。

    诺亚财富作为国内独立财富管理行业的领跑者,经过短短12年的发展,目前公司财富管理规模已达2794亿元人民币,服务高端客户9.9万名。除了具备专业的投资能力外,公司对风险控制也有业内高标准的要求。

    “我们每个产品的推出都要经过内部立项会、评审会、风控会的层层把关,风控会采取一票否决制,近期的一次风控委员会上否定了全部的九个产品。”诺亚财富创始投资人、执行董事章嘉玉女士指出。

    在投资策略上,诺亚注重收益和风险之间的趋势性变化,例如去年诺亚主动调减了风险增高、收益下降的非标固定收益产品。

    关于市场波动,白博文指出,波动不足为奇,从1900年以来,美国经历了18次大大小小的经济衰退,但历史证明,投资股市仍然是跑赢通胀的最佳途径。从美国市场1929年来的统计看,每轮牛市的持续时间约为熊市的两倍,另外每一次熊市平均的下跌幅度约为45%,而牛市的平均涨幅是150%。“如果你一直投资的话,你上升的空间是150%,而下行的空间只有45%,上升的空间总是大于下降的空间。”他建议,投资者还应该注重长期将股息再投资带来的复利效应。

    他认为,频繁的短线交易可能并非明智之举,“根据1996年-2005年标普500的回报情况,如果你一直持有的话,年均回报率是8.18%。如果你错过了最好的20天,你的回报率会降至2%左右,如果你错过了最好的30天,就开始亏钱了。”

    中国经济将更有可持续性

    已经年过古稀的白博文对中国市场的关切由来已久。过去25年中他频繁造访中国,“好象至少有50次到100次了吧”。对于来中国的感受,他的回答是两个字“舒服”。在工作中,人们常问他为什么老说中国,他的答案是“你要理解世界的未来,就要懂中国。”

    过去20多年,他目睹了中国的沧桑巨变。“中国过去的成就可以说是非凡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这么短时间里创造这样的财富,如此改善人们的生活。本来需要100年的发展历程被压缩在很短的时间发生了,而且这样的转变仍然在继续。”他表示,“中国人的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虽然目前中国经济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期,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未来似乎有不少难以预知的变数,但他坚信,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像过去那样的高增速不会持续,但现在的增速还是会给就业带来支撑,这个增速可以满足中国的发展需求。”

    以投资家所具备的前瞻性眼光,对于中国的前景,他的信心多于担忧。“我不会预测短期形势,短期不确定因素很多,但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在变得更具持续性。”

    他相信,“中国长期转型的这个基本方向是正确的——这可能在今后50年都是中国的一个基调,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在为之努力。”“展望一个经济体的前景,我们就想问从中期或者长期看经济基本趋势是好的吗?以及政府是否是有相应的资源和工具来管理经济?政府是否知道怎么去利用这些工具?如果这些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经济肯定是向好的。”他说,“对于中国,我刚才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基于这样的判断,白博文认为,随着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中国股市的前景理应乐观。“中国已经有很多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出现了,未来也会涌现不少好公司,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地找到这些公司。”他关注中国的消费行业,如医疗保健、旅游等应该有不错的发展机会。在美国,医疗保健行业占到整个GDP的百分比高达20%。“所以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地发展,医疗保健的这个行业里大家的选择会非常多。”

    章嘉玉表示,“尽管A股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建议仍然予以积极关注”。在策略上,她建议,在风险还要释放的过程中,投资者必须要选择好的交易对手,“去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就提醒客户投资要跟国家的长期发展相结合。”“重要的不是去看指数的区间,而是关注具体上市公司的表现,在现在这个低档位置,相信可以找到一些具有长期增值潜力的股票。”她指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小微融资症结仍难解:企业不爽贷款要房产做抵押 银行担心一笔坏账几年白干

    下一篇

    中南传媒牵手最世文化 郭敬明资本运作再惹关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