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行业寒冬下 创维“1+2+2”战略奔向千亿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3-09 01:14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吴瞬    

    ◎每经记者 吴瞬

    在家电业寒冬及部分彩电企业亏损的情况下,创维集团2015半年营业额为195.49亿港元,比上年增长5.8%,总盈利9.8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这一成绩在传统彩电巨头中算亮眼的。

    在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的带领下,创维正试图在多个领域再造创维,实现营收超千亿的目标。2015年,创维旗下多元化以及国际化战略深入展开,相继展开多宗跨国并购;创维在公认的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上重点布局和大力推广。同时,在乐视等互联网企业加速抢食份额之下,创维及其子品牌酷开在互联网电视领域同样加速布局,目前已经拥有千万级互联网电视用户群体,运营变现曙光初现。

    近日,杨东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为了奔向千亿目标,创维目前正在进行“1+2+2”的战略布局:一是以智慧家庭为核心定位、展开产业布局;二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多元化和国际化;三是具体的实现手段,经营性增长和资本性增长。

    转型策略初见成效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电视市场容量将维持在4500万台左右。这块不再“变大”的蛋糕,还在不断吸引小米、乐视等互联网电视企业加入。

    对于过去一年的市场行情,杨东文深有体会,这一年有两家彩电企业出现历史性巨额亏损,“整体经济形势持续走弱,对家电产品的需求都不是很旺盛。”

    聚焦到中国市场,杨东文分析称,未来两三年内市场既不会大幅下滑也不会大幅增长,“黑电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进入到了一个存量市场,人口红利和增长的窗口期已经过去。”

    面对行业天花板,彩电行业该何去何从?对此,杨东文表示,“第一个办法就是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让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的一个最大动因;第二个则是依赖于芯片的智能化,应用技术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产生新的需求。现在是一个最难的时候,但也是酝酿产业、技术和产品体验发生重大改良和变革的时期,只有抓住变革机会的企业,才会赢得发展机会。”

    2015年,乐视、暴风、PPTV等互联网企业跨界对彩电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价格战硝烟弥漫。事实上,传统彩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电视领域并未形成太大差距,创维、TCL、海信等纷纷推出自身的“互联网+”战略,以及依靠自身供应链、品牌、渠道优势试图实现“后发先至”。

    为了应对互联网电视领域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创维旗下互联网电视品牌酷开在2015年4月开始独立运营,承载着创维这一家传统制造企业的“互联网+”之梦。酷开董事长王志国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酷开整体运营策略下,酷开模式是一个依靠技术、海量终端以及用户大数据能力打造的内容运营平台。

    创维的“互联网+”转型策略已初见成效。截至2015年10月,智能电视机历史累计启动用户总数量为1359万,日均活跃用户数量为405万。随着智能电视机的用户不断增加以及持续推出的视频、广告、教育、购物等内容,加之5.0系统支付上线运营,将会在内容付费方面大大地提升,预计创维2015财年整体互联网服务收入将超过5000万港元。

    “运营服务还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预想的爆发式增长,公司一年才5000万港元的收入,但是如果到2017年后台运营分成收入达到2亿港元,激活用户数达到3000万,日活跃用户数如果按50%的转化率最少有1500万,公司就可以形成‘硬件收入+后台系统内容服务收入’的格局。目前公司整体推进还比较顺利,也一直在摸索和寻找经验,慢慢会形成重要的智能化机会。”杨东文说。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推进“互联网+”战略转型,创维有可能通过核心的大屏智能电视占据智慧家庭的中枢,在即将爆发万亿级市场中抢占先机。

    国际化稳步推进

    作为传统黑电企业,创维试图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不断开辟新领域,为千亿目标寻找新的支撑。创维正在多领域播下希望的种子:旗下A股上市公司创维数字的机顶盒业务位列全球前三甲,2015/2016年度冰洗产品销量有望超过300万台。

    在杨东文看来,他最寄予希望的是白电产品,“公司的核心定位是智慧家庭,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依靠单一的彩电产品,必须在相关联的终端上进行多元化布局。同时,白电也正处在智能化转型中,公司这个时候介入是正常的,也符合世界家电产业发展的规律。”

    对于创维进入白电领域时间太晚的质疑,杨东文表示,“当你对这个产业看不准时,敢为天下后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目前市场足够大,只要把用户、产品、现金流做好,依靠彩电的销售渠道和品牌,一样有机会。”

    创维在白电领域的不足之处,在于进军冰箱、洗衣机领域时间不长,目前又处于规模突破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

    2015年9月,创维白电产业公司创维电器与东芝达成战略合作,还并购了东芝的多家工厂。“与东芝的合作,将技术升级为高端产品,今年冰洗产品销量会超过300万台,希望在3到5年内,进入到第二梯队。”杨东文表示,创维在白电领域的扩张会更稳健一点。

    近年,创维一直在提“在海外再造一个创维”。2014年至今,创维在短短两年间就已完成了非洲市场、德国市场的强势进入和收购东芝TJP工厂,以及强化东南亚等市场布局的重大战略。可见,创维坚定不移地向国际化方向大踏步。

    在国际化的具体实现路径上,创维选择了双业务和双品牌模式。双业务是指先把ODM、OEM业务做好,再做自主品牌业务;双品牌则是指收购的海外品牌与自身的SKYWORTH品牌并行的策略。

    同时,创维对于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扩张也不会放松。“创维要采取一些弯道超车的办法减少时间积累,通过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并购当地品牌,逐渐让公司的自主品牌渗透进去。”杨东文说。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创维频繁并购海外企业。对于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杨东文笑称,创维在并购层面多是采取“先恋爱后结婚”的方式,“无论跟东芝、Metz还是南非的厦华,公司都是在合作OEM、ODM业务4到5年后,双方比较熟悉才互相参股或者并购,基本都是并购当年就实现盈利。不是大赌大赢,这就是创维的文化,比较稳健的推进并购业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P2P整改线下门店 关闭一家损失百万元

    下一篇

    雷军:未来五年小米要做新国货运动推动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