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人大代表刘永好谈国家玉米库存:要改变粮食定义 适度引进市场机制调节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3-06 11:27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要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表示,解决这个问题,要改变粮食的定义,减少玉米收储,同时要把补价和补农分开,并适度引进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卓    

    每经记者 李卓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要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引发舆论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在当晚新希望集团在北京举行的两会媒体发布会上表示,解决这个问题,要改变粮食的定义,减少玉米收储,同时要把补价和补农分开,并适度引进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玉米高库存带来多重损失

    刘永好认为,中国的玉米高库存虽然保证了玉米的供给,但同时带来多重损失。

    一方面,储存成本增加了;另一方面,再存一年,玉米质变,对库存有相当的损失。另外,国家为了这些库存每年要给补贴,收购的时候为了补贴农民,把价格定得比较高,收购的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此外,由于质量下降要降价,又是一个损失。

    “据说我们国家的粮食一直是国际市场最高者之一,而且像玉米这种大众粮食,通常是高过50%到100%之间。”刘永好感慨。

    他认为,政府原来的想法是要保护农民利益,让农民多有一些收益,国家保价收购。但是高过国际市场很多,这样带来的坏处就是增加了财政的投资,而又使得我们玉米的质量受影响,有一部分一定会产生霉变。当有些地方检测把关不够时,把霉变的玉米做成饲料,养鸡鸭的话,对老百姓损失也是很大的。

    同时,由于粮食价格太高,特别玉米价格很高,从而使得我们饲料成本比国际市场高,影响养猪鸡鱼鸭成本,造成所有肉品价格比国际高。“意味着我们的开支消费都增加成本,是我们全国老百姓买单了。”刘永好说。而买单对农民有好处还好,但是现在假如说,因存的太多发霉了而导致损失最终是整个国家的损失。

    建议改变粮食定义 引进市场机制调节

    很多人觉得这种高价收购不妥,应该改。刘永好表示,实际上在几年前,甚至十年前,每次他的两会提案都有:要改变粮食的定义。

    “我们国家要保粮食安全,首先保口粮,口粮是什么,就是大米、小麦这两样,现在吃的百分之八九十是这样,其他非口粮,像玉米饲料用粮就是不要给太多的补贴,不要给国家增添那么多的负担,而我们补农民就行了。”刘永好说。

    他对媒体表示,已经比较高兴地看到,今年国家的《一号文件》已经明确提出,要逐步放开玉米的收储政策,减少玉米收购的补贴,同时把补价和补农分开起来。农民该补贴,我们补农就可以了,不一定在农民价格上补。另外减少库存,减少浪费,适当的通过国际市场的调节,多的时候出口,少的时候进口,我感觉这是非常好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们玉米价格跟国际价格一样,饲料就跟国际一样,就有可能使得鸡鸭鱼肉成本降低,使老百姓受惠;同时还可以通过我们养殖业,提高我们食品的竞争力,食品加工再出口成为可能。

    “现在我们食品出口是比较少的,因为你原料成本高怎么出口,当我们原料成本降下来以后,我觉得(食品出口)这是大势。所以我非常认同和肯定。”刘永好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好:加强供给侧改革 提振消费者对国产农产品消费信心

    下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好:应对产能过剩 不可能把一切损失丢给银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