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之下,高科技制造或成为房地产的下一个风口。
每经编辑 吴若凡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邦地产”real-estate-circle)
今年2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让朋友圈里充斥了住宅小区究竟应该不应该拆墙的争论。
在这里,邦爷要激动地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在你们费心拆墙是否是社会进步和文明进步,或者是否违反物权法时,有人却注意到了《意见》里的其他内容可能更有“商机”。
国内最大民营投资公司---中民投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民筑友科技与碧桂园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森林都市项目提供全球领先的建筑工业化服务。
邦爷听说,中民筑科技所以拿到这么大的单子,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意见》明确指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10年内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率达30%。
流水线上盖楼成为现实
而这两家签约的内容就是被称为“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装配式建筑”。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让“工厂”取代“工地”,让每一块标准化的工业化产品,取代工地上现场浇筑的非标产品,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巨大的流水线上,几名工人熟稔地操作着手里的仪器。每15分钟,一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徐徐滑出,经过数小时养护,构件即可出厂,去向是遍布沪上的大小工地——在这些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工地上,预制构件可以像“积木”一样,迅速“搭”出一幢幢楼房。
万亿市场,就那么几家能做
2015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3亿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大概在3500万到4500万平方米之间,装配面积不足3%,而全国总体占比不足10%。但根据《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按2015年全国建筑业18万亿元的总产值计算,这无疑将催生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美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所占比重约为35%,中国香港所有公屋及60%商业项目使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地震多发的日本,有50%的住宅和85%的高层采用装配式技术。
而目前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也就中南建设、远大、中民筑友科技那么几家。
高科技制造已经成为房地产的下一个风口
无疑,中民筑友科技使这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2015年中民筑友就已获得420余项相关专利技术,通过不断强化这项优势,致力快速扩宽收入来源及提升市场地位,为股东及客户创造可观的回报。
中民筑友科技执行董事兼总裁誾军表示,与碧桂园的合作为中民筑友科技进一步开拓中国及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据悉,作为建筑工业化业务公司,中民筑友科技运用BIM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建筑工业化方式开展施工建造,施工周期仅为传统方式的2/3,用工量也大大减少,施工现场无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可节水80%、节能70%、节材20%,同时还解决了保温、防水抗渗、不隔音等建筑通病。
图片来源:莱奥德动画
☞ 对本文有任何疑惑请关注邦地产,也可加入“邦地产粉丝群3”与作者交流!
编辑:王婷婷 审核:杨羚强 终审:蔡战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