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进一步放开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一方面有利于消化持续增长的债券供给,稳定牛市预期;另一方面提升人民币债券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原标题: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市获重大利好 央行取消额度限制可“一箭双雕”
分析人士认为,进一步放开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一方面有利于消化持续增长的债券供给,稳定牛市预期;另一方面提升人民币债券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证券日报》记者从央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2月24日发布了2016年3号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进一步放开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范围,取消额度限制,简化管理流程。《公告》表明,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发行的投资产品,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央行认可的其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均可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基本放开所有类型境外机构的准入。
央行表示,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人完成备案、开户等手续后,即可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者。人民银行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央行在2015年7月17日曾公告允许境外央行、主权基金等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没有资格审查和额度约束。
兴业银行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举有助于目前国际资本的均衡流动。同时,债券市场提供了市场化收益率曲线的基础,也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
鲁政委表示,此举有助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长期投资者不会过于关注短期汇率的波动,而是更为关注中长期的回报,目前中国债券与国外相比仍然有相对较高的利差,这对他们有足够的吸引力。最近几年我国发债的压力较大,如果有更多的投资人来承接债券,这对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宏观政策的执行也更为有利;从人民币被宣布加入特别提款权(SDR)来讲,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主权机构投资的主要对象仍是债券,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入SDR之后,此举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加快资本账户的开放。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举意味着外资投资债市的额度限制已经取消,一方面可以扩大债券市场资金来源,有利于消化持续增长的债券供给,稳定牛市预期甚至进一步降低债市利率,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则呼应人民币加入SDR与国际化进程,便利海外资金投资人民币资产,便利人民币离岸在岸市场跨境循环,提升人民币债券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可谓“一箭双雕”。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市场规模扩大,客观上存在着购买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需求,但资本账户管制和有限的债券市场规模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放开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利于推动人民币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转变。”民生证券研究院固收负责人李奇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外,目前经济内生动力不强,房地产、基建和出口步入长周期调整,人民币资产回报率下降导致资本外流,1月份外汇占款再度大降6445亿元,放开债券市场有利于提高境外投资者积极性,减缓资金外流现象。
不过,刘东亮表示,目前中国债市中外资比例远低于美国等成熟市场,因此,未来债券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海外增量资金进入中国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资本管制尚未全面放开,且近期部分政策出现摇摆迹象,或许会降低海外资金进入境内的兴趣,同时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不减,汇率风险可能削弱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因此预计短期内海外资金不会大规模涌入,对债市的影响不会太明显,其影响将在中长期内逐渐释放,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若未来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海外资金也有大规模从债市撤出的可能。
“未来进入国内债市的增量海外资金,以养老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产品募集的客户资金为主,预计投资期限将较长,不会加大债券市场的投机性和波动性。”刘东亮认为。
编辑:姚祥云 审核:赵庆 终审: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