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去年底国内互联网众筹平台已达365家 流量之争演变为生态角逐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2-23 20:22

    随着平台数量的大幅增加,以及电商巨头、科技媒体、传统金融机构的强势发力,2015年众筹整体规模急剧扩大,行业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丹丹    

    每经记者 朱丹丹

    随着平台数量的大幅增加,以及电商巨头、科技媒体、传统金融机构的强势发力,2015年众筹整体规模急剧扩大,行业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

    今日(2月23日),零壹财经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众筹年度报告(2015)》显示,截至2015年底,国内约有365家的众筹平台,停运、倒闭、转型至少已有84家,约占整体数量的23.0%。

    “2015年,整个众筹行业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大平台依托自身或合作方的优质资源,开始构建闭环生态,树立竞争壁垒。随着其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形成‘马太效应’,导致很多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出局。”上述报告分析指出。

    与此同时,报告还显示,截至2015年底,产品众筹累计筹款额超过30亿元,京东和淘宝双寡头合计占到70%~80%的市场份额,二八格局初露端倪。股权众筹年度规模在50亿~55亿元之间,约为去年的4~5倍。

    “在提升消费和万众创业的大氛围下,相较于我国中小微企业巨大的融资缺口,互联网众筹市场仍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行业仍将延续爆发性增长态势。预测,2016年行业整体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以上。”一位专业人士分析指出。

    上述分析人士还表示,其中,产品众筹将长期维持现有的双寡头局面,更多垂直或特色平台会逐步发展起来;股权众筹则在跑马圈地的同时加速洗牌,京东东家、蚂蚁达客和36氪等平台的优势会迅速扩大。生态圈或产业链的打造及落地能力将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丰富的人财物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对接投融资双方,能够将体验做到极致的平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众筹还是一个蓝海市场,大而全或小而美的平台均有其发展空间。

    上述报告亦指出,行业演变至今,决定众筹平台发展质量的关键早已不再局限于交易规模、项目数量或支持人数等简单数据。流量竞争已略显过时,其背后是“场景”的崛起。众筹模式一直在快速演变,更多新的玩法将会围绕具体场景被创造出来,满足用户多层系需求。未来可能不再有品类之分,更多的将由场景决定,这有助于回归众筹本质,让更多好项目得到用户关注。最后,众筹行业有望得到资本市场的更多认可。更多优秀的平台将会获得VC/PE们的青睐,也不排除直接被收购或通过新三板等渠道上市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国务院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

    下一篇

    首批年报新鲜出炉 “国家队”和社保基金均现身24家公司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