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月5日的收盘价11.51元来看,较定增发行底价依旧有一定的差距。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及控股方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动作,引人期待。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记者 曾剑
在大盘震荡下行的背景之下,一度销声匿迹“兜底式增持”在1月下旬再度批量现身沪深股市。期间,以中珠控股、旷达科技、东方海洋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方承诺对员工增持给予“兜底”。
事实上,在这些承诺的背后,控股方均存在一定的诉求。譬如,旷达科技便是定增底价与股价严重倒挂。除了兜底之外,该公司控股方近期还在二级市场上大幅增持,买入股份数量远超其承诺下限。面对仍然存在的价差,上市公司会否有进一步的护盘动作,无疑值得投资者关注。
实控人“超额”增持
公开资料显示,自1月20日以来,旷达科技连续发布了9份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公告显示,自1月18日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沈介良全资控制的旷达控股及一致行动人旷达创投,持续在二级市场上买入旷达科技股权。截至2月5日,二者合计买入524.33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0.79%。交易金额合计达5748.1万元,以此推算,其增持成本约为10.96元/股,较5日收盘价11.51元/股尚有一定盈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沪深股指震荡下行的情况下,不少上市公司股东出面护盘,其中不乏数亿元的大手笔。与之相比,沈介良5748.1万元的增持金额或许算不得什么。但需要指出的是,沈介良当初作出的增持承诺下限仅为50万股。1月18日,旷达科技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沈介良将积极带头,在1月18日起的一个月内,由其本人或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不低于50万股。沈介良方当前的买入股份数量已经超过该下限数量的十倍,足见其护盘的决心。
事实上,沈介良的护盘举措不止于此。在宣布增持的公告中,其还发出倡议,倡议旷达科技及各全资子、孙、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旷达科技股票,并承诺凡2016年1月18日至22日期间,上述员工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旷达科技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且在职,若因增持旷达科技股票产生的亏损,由其予以全额补偿;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在实际控制人的支持下,旷达科技高管也迅速行动起来。包括监事陈泽新、董事钱凯明、证券代表陈艳等随后出手买入了部分股权。
定增底价与股价严重倒挂
2015年6月中旬A股股指大股回调之际,为提振市场信心,A股兴起了一波兜底式增持的风潮。时隔数月,当A股指数再度出现大幅调整,此时此刻,“中国好老板”们又再度登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观察已宣布兜底式增持的诸多公司,其股价都有较为明显的相似之处——较前期高点已下跌不少。与此同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或存在股权质押的情况,上市公司自身或存在较强的股价诉求。这一点在旷达科技身上便有明显的体现。
2015年6月11日,旷达科技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14.99元/股的价格,向包括旷达创投在内的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67亿股股份。旷达创投认购不低于15%。上市公司拟借此募集不超过25亿元资金,资金主要用于投资数个光伏发电站项目。预案发布前夕,正值A股走牛,旷达科技股价也一度突破23元,定增价格仅相当于市价的六成。
然而,随着大盘调整,泥沙俱下,旷达科技股价也随之下行,一度跌破10元大关。此后,在股指回暖的背景下,公司股价曾短暂回升至定增底价之上。然而,这仅仅是昙花一现。到去年12月份,公司股价再度“破发”。此后,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便陆续推出了护盘举措。特别是旷达科技宣布定增方案于1月12日获得证监会受理后,实际控制人沈介良更是出面兜底并承诺增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种种举措之下,旷达科技股价较前期的确已有所企稳。不过,以2月5日的收盘价11.51元来看,较定增发行底价依旧有一定的差距。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及控股方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动作,引人期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