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眼中的金融短板》通过梳理近一年来习近平重要讲话,直击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习近平强调。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工作,近年来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对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华网“讲习所”推出《习近平眼中的金融短板》,通过梳理近一年来习近平重要讲话,直击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探寻金融改革突破路径。
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管道
——2015年7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金融体制改革仍需发力。
我国货币池子里的水不少,但向实体经济传导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对此靠大水漫灌无济于事,而是要依靠改革开放加以破解,提高金融调控和服务的有效性。
具体来看,一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小微企业,降低服务收费。二要加强对信贷的分类指导,做到有扶有控。三要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大对棚改、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四要发挥国家引导基金、政府融资担保体系等作用,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培育经济新动能。
周小川11月25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十三五”时期,应着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功能,优化企业债务和股本融资结构,使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显著提高。预计从2014年到2020年,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将从17.2%提高到25%左右,债券市场余额占GDP比例将提高到100%左右。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2015年11月9日上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上强调:“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服务主体较为多元、服务覆盖面较广、移动互联网支付使用率较高的特点,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中上游水平。
但是也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金融资源向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地区集中的特征明显;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完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未完全发挥,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不显著。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明确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显著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表示:“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健康发展。”习近平表示。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这对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重大挑战。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今后5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
习近平表示,近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说明,“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也再次提醒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保障金融安全,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习近平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主要经济体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做法是统筹监管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尤其是负责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审慎管理;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重要的支付系统、清算机构、金融资产登记托管机构等,维护金融基础设施稳健高效运行;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通过金融业全覆盖的数据收集,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编辑:姚祥云 审核:姚茂敦 终审: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