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天城投净利预增超5成 斥巨资竞购金融牌照

    每经网 2016-01-11 20:09

    1月11日,在资本市场上赚足眼球的中天城投(000540,SZ)披露了预增公告,预计2015年实现净利润24.05亿元到28.86亿元,同比增长50%~80%,这主要得益于房地产结转增加与税收优惠。

    每经编辑 杜冉乐    

    每经记者 杜冉乐

    2015年,房企转型也是蛮拼的。年底了,房企频繁亮出成绩单。懂行的人都清楚,这不单是成绩单,更是“亮剑”之举。

    1月11日,在资本市场上赚足眼球的中天城投(000540,SZ)披露了预增公告,预计2015年实现净利润24.05亿元到28.86亿元,同比增长50%~80%,这主要得益于房地产结转增加与税收优惠。

    当天,沪指大盘再跌5.33%,多数地产股遭遇跌停,但受上述预增刺激,中天城投尾盘微跌1.67%。《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为落实“大金融与大健康”战略,中天城投已斥巨资砸向金融牌照。

    1.4亿净利来自政府补贴

    实际上,房地产预售回款与结算营收之间往往存在一个时间差,如果一家房企的销售业绩不稳定,那么结转收入就可能遭遇较大幅度的震荡。

    以此观察中天城投,2013年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76亿元,其中仅未来方舟一个大盘就卖了80亿元,该年销售首次突破百亿元,实现同比增长98%。

    2014年财报显示,中天城投实现销售面积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186亿元,与前一年相比,销售面积有所下滑,销售金额只是微增,但受惠于贵广高铁等利好,贵阳商品房均价同比上涨8%达5300元/平方米,中天作为当地龙头,自然受益颇丰。

    按照业绩预增公告,中天城投预计2015年实现净利润24.05亿元到28.86亿元,同比增长50%~80%,并称这主要得益于房地产项目结转量增加及受益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2015年底,中天城投公告称,获得当地政府奖励资金约1.86亿元,计入营业外收入之后为公司2015年预增净利润约1.4亿元。

    记者观察到,中天城投近3年在营收和净利润两个指标的同比发展上,经历了一个从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比如,2013年营收75.7亿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约10.8亿元,同比增长146.6%,扣非后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678.9%。

    2014年,中天城投实现营收113.9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48.3%,扣非后净利润约12.3亿元,同比增长20.9%。

    记者观察到,当前楼市整体不景气,中天城投基本上已暂停了房地产业务的大规模扩张,尤其是异地“重资产”扩张,而是转向“小地产”战略,不少券商分析其基于贵州当地的“省域化”模式安全边际相对较高。

    中天城投内部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告诉记者,上述高预增业绩主要是以往“旧地产”模式带来的增长,与当前提出的“小地产”有区别。

    斥资百亿购金融牌照

    2014年以来,龙头房企频繁提出各种跨界转型概念,比如金融、医疗与健康等。2015年,这些概念已在部分上市房企陆续落地,但相关个股的股价似乎并未得以充分反映,估值明显偏低。

    以中天城投为例,其股价已跌至7.66亿元,据最新一个高点每股12.59元,已跌去了40%,一路震荡下行,最新动态市盈率只有15.1倍,标杆房企如保利地产,动态市盈率也仅7.55倍。

    从业绩预增原因来看,绝大多数上市房企战略转型基本上还是依托于原来房地产业务做“滑翔”运动,试图进一步“软着陆”,而跨界转型的新业务仍处于资金投入期。

    自确立“大金融、大健康与小地产”转型战略以来,中天城投以全资子公司贵阳金控为战略棋子,通过自有资金向其多次注资,贵阳金控现时注册资本已增至60亿元,在房企金控平台实力的打造上遥遥领先,屡屡展开对金融牌照的抢夺。

    按照去年10月底的公告,中天城投实施或拟实施的重大投资或资产购买的计划支出总金额约90亿元,扣除向子公司及合伙企业出资的部分,目前已有明确投向或计划的支出约40亿元,加上后来竞拍海际证券牌照耗资30亿元、成立华宇再保险与百安互联网金融合计13亿元以及向贵阳金控注资24亿元,可能已耗资过百亿元。

    接近中天城投的一位资本人士表示,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中天基于战略转型需要而采取的策略是将大量的房地产资产进一步套现,将这些资金拿出来做大金融和大健康产业。

    记者注意到,中天城投对房地产的未来策略是“小地产”,按照前述内部人士的话说,就是一种开放式地产模式,包括品牌输出、股权合作以及做地产基金投资的LP等灵活运作模式。

    发稿:隋丕宁 审核:杨羚强 终审:蔡战波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银行员工与贷款中介合作出售客户个人信息 结局万万没想到

    下一篇

    万达金融首现集团业绩快报 成立不到一年收入超200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