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原放大招,开除了几名违规违法的经纪人并将其列入永不录用名单,但中介行业流动性强监管力差,这些“毒丸”很可能去往其他中介公司。
每经编辑 吴若凡
(本文原载于“邦地产”微信公众号real-estate-circle)
前不久,邦爷听说,中原放了一大招,开除了几个涉嫌违法、违规的经纪人。
细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在去年8月份,中原负责交易的一套房子已经完成过户,房东也已经在7月和8月将总计15000元的佣金(现金)支付给了负责交易的业务员C,并收到了C开具的白条收据,但惊悚的是这部分款项并未入账。
后经查实才知,是C利用职务便利侵吞了公司的佣金,还涉嫌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之规定。所以中原果断将该经纪人予以开除,报了警,并将此类业务员列入永不录用名单。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将这类“妖孽”放出来,效果可能形同给社会送出了“毒丸”啊~要知道,中介行业流动性出奇地高,经纪人可能今天在中原,明天去链家,后天则到了我爱我家…这让邦爷不禁想问,这类被开除的经纪人,最终会流向哪里,让谁中招?
中介人多管理难 行业“毒丸”可不少
触犯公司红线的案例,其实不止上面这个。在行业内,有些经纪人为了侵占客户佣金,使出浑身解数,从“吃差价”到“伪造法律文书”再到“虚报租赁”,还发展到伪造客户签名、虚构客户信息等等,违规方式层出不穷。
但仔细一看,这些案件的涉案金额有的只有两三千元,对于平均底薪多在5000元的经纪人来说,其实不算高。更何况,这些涉嫌违法违规的经纪人大都是门店经理和基层管理者,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可不低。
虽说中介风吹日晒、起早贪黑、熬夜成性,一日三餐也不准时,赚点血汗钱不容易。但这群基层管理者利用职务之便,利用人力之便违规操作,知法犯法,还是不能姑息。
但似乎现实情况又是尴尬的,因为“经纪人管理”对于任何一家中介公司来说都是不小的难题。中介是一个人力高度集中的行业,要管理起来难度较大,而中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形中又加大了管理难度。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被中原开除的业务员,会到去哪里呢?
各家都可能中招 黑名单机制迫在眉睫
首先,邦爷想说,中介行业的录取是相当简单的,只要进行简单面试登记和体检之后就可以录用。一般而言,公司也不会要求应聘者去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或是去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调取个人征信记录。
因此,在这些违法乱纪的经纪人眼中,私吞侵占佣金似乎就和闯红灯、插队一样容易,被发现仅仅是开除,或是被罚款。“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有些经纪人才会对公司规章制度置若罔闻。
另外,更尴尬的是,敢违规能违规的多是有经验的人,甚至是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的经验,在其他中介眼中是“香饽饽”。“一天开三家店”的链家等高速扩张的公司正需要人,而这样的公司很可能就是这些被开除人员的“最佳归宿”。
据说链家一向以科学管理著称,其有一套看起来很科学的量化KPI考核制度。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经纪人里的老油条们,对中介流程早已烂熟于心,知道哪些环节违规最隐蔽、不易被发现,想要突破红线对他们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的。所以任你的管理制度再完善,也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所以可以想象,如果这些人员到了链家或其他中介,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捅出篓子来。
但如果各家中介构建出经纪人信息的互通机制,设立一个类似于经纪人黑名单的信息系统,让所有中介进行共享,尤其对那些违法乱纪而被开除的经纪人设立专门档案,让所有中介公司在录用人员之前予以查阅,做到防患于未然,应该就能够让这些害群之马无处可藏了。
编辑:王婷婷 审核:杨羚强 终审:蔡战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