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京东金融拟明年上线对公理财业务 正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2-23 21:41

    2015年已接近尾声,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明年如何布局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京东供应链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王琳处获悉,京东供应链金融将在2016年上线对公理财业务。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丹丹    

    每经记者  朱丹丹

    2015年已接近尾声,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明年如何布局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京东供应链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王琳处获悉,京东供应链金融将在2016年上线对公理财业务。

    "我们会把贷款和理财这两条线打通,满足企业综合的资金需求。当然这对企业来讲只是一个最基础的需求,2017年、2018年,我们还会有更大的一个动作。"王琳表示。

    此外,一位京东金融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京东消费金融业务正在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希望将自身业务开展积累的信用数据贡献给监管机构和行业,对接央行征信,分享给社会。

    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则坦言,"京东金融从来不是一个牌照搜集者,我们是做这块业务需要什么机制和牌照之后,就会进行申请。"

     

    将启动种子计划

    近日,王琳透露,京东供应链金融明年不仅将上线对公理财产品,还要推出京保贝2.0产品。

    "京保贝、京小贷、动产融资这三块加起来是目前供应链金融信贷端的业务,同时明年还会上一个对公理财,因为对于我们来讲,供应链金融不仅仅在做贷款,它应该是全方位去满足企业在整个经营活动中间的不同需求。而信贷类的产品和理财类的产品两个加起来才是满足企业最基本的一个需求。" 王琳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明年上半年要推出京保贝2.0产品,主要是帮助这些品牌商以及一些大型的核心企业去建自己的金融能力,因为只有在它们中间才会形成大量的订单、应收账款、票据这些东西。目前在跟一些企业接触,大家兴趣都很大。"

    除了将贷款和理财这两条线打通之外,京东供应链金融明年还会做一个种子计划,即以数据为基础的风控,帮助很多交易型平台获得金融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10月底,京东金融在深交所发行了"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这也是资本市场第一个基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ABS产品。而进入12月,京东金融ABS产品"京东白条二期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也已经发行完毕。

    王琳透露,今年底,京保贝和京小贷也会开始证券资产化。"在京东金融成功把白条做了证券资产化之后,这两块的资产(京保贝和京小贷)也是得到了广大投资机构的认可。"

     

    正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今年6月10日,国务院放开了消费金融市场准入之后,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加强布局消费金领域;紧接着,监管部门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时之间,消费金融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许凌分析指出,消费金融本身属于金融业,而金融业本身就是市场资源配置中供给属性较强,能够为资源配置起到结构优化作用。

    "京东金融要做消费金融快消品,快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即不断融入场景,不断提升产品体验,移动化的产品体验,持续加强科技风控能力。"许凌表示,在2016年,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会完整地推移动端,这既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能力,也是自己产品的差异化体现。此外,场景化消费金融、风险驱动消费金融是核心。

    记者注意到,在牌照方面,京东已拿下支付、小贷、保理、基金销售支付结算等多张金融牌照。而今年初,京东金融副总裁姚乃胜也表示计划申请个人征信牌照。

    近日,一位京东金融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京东消费金融业务正在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希望将自身业务开展积累的信用数据贡献给监管机构和行业,对接央行征信,分享给社会。

    对此,许凌表示,做金融行业需要牌照,不过,京东金融从来不是一个牌照搜集者,只是做这块业务需要什么机制和牌照之后就进行申请。至于消费金融牌照,"我们一旦有新的进展或者有新的定位以后,会实时披露。对于这种监管的东西,我们会保持高度的关注和研究,也会顺应整个战略的布局去做相应的配套一些工作。"

    此外,今年10月,京东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四川设立京东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至此,包括腾讯、支付宝、京东在内的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互联网保险领域。不过,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以及中国平安的马明哲联手设立的众安保险拿到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牌照,因此,一时之间,京东欲申请互联网保险牌照的消息不时传出。

    "所有的牌照我们肯定都有兴趣,也在申请过程中,有进一步的消息会同步给大家。" 许凌表示。

    (编辑:姚茂敦 审核:赵庆  终审:涂劲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广汽集团牵手Uber中国 传统车企谋求第三渠道

    下一篇

    新华社:严防非法集资利用伪金融创新“借尸还魂”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