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华润集团方面获悉,华润拟每年投资建1座希望小镇,具体金额根据希望小镇的实际建设需求来定。截至目前,华润在希望小镇建设方面投入超过了4.5亿元,并已建成7个希望小镇。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欧阳凯
每经记者 欧阳凯
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次聚焦“三农”,此前11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指出农村改革综合性强,靠单兵突进难以奏效,必须树立系统性思维,做好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
农村改革该如何摸着石头过河?已有企业在尝试帮扶式村镇建设新模式。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华润集团方面获悉,华润拟每年投资建1座希望小镇,具体金额根据希望小镇的实际建设需求来定。截至目前,华润在希望小镇建设方面投入超过了4.5亿元,并已建成7个希望小镇。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小镇体现了国家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土地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村最核心的资源,而华润以租金、分红形式提高农民土地收入的模式能够调动农民出让土地的积极性,避免大拆大建,不再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出效益,可作为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探索样本。
“试水”土地流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希望小镇的建设模式在于规划先行,发挥央企多元化经营的优势资源,在小镇建设重要环节中配备专业人才,协调村民、政府和企业三方共建共管。
此前记者曾走访正在修建的安徽金寨华润希望小镇,金寨是安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山区县,该县的吴家店镇成为华润的第六座希望小镇。
“我当时天天给农民开会,大部分农民不理解,需要反复沟通”,华润五丰(金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常务副总经理黎超新对记者表示,按照过往的经验,华润要对相关村子进行统一规划、就地改造、重建,彻底改变农民的居住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希望小镇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造血”,由华润集团慈善基金筹集51万,占比51%,村民筹集49万,占比49%。黎超新表示,合作社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规划开一个超市,每年拿出超市的利润给村民分红,一个是建设1000亩的猕猴桃农业生产基地,成为金寨希望小镇的支柱产业,每年提取一部分利润作为村里公共事务维护经费。
与此同时,希望小镇还尝鲜“土地流转”,村民自愿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出资投入进行平整、兴修灌溉设施、引进先进的耕种设备、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耕种,在合作社的专业经营下,土地可以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产出比提升,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增值。
据悉,土地流转后,每亩每年给农民一定租金,年租金按照一亩400斤水稻价格计算。华润方面也向记者坦言,这1000亩的猕猴桃基地由政府配套800多万进行土地平整,华润慈善基金再投入1000万进行建设,合计将近2000万。
“如果按照平均一亩出产2000斤猕猴桃来算,田头收购价是每斤8元。到了超市至少能卖30元一斤,通常超市会按照每个5~6元的价格出售。”黎超新说,相比于水稻,猕猴桃更值钱,引入猕猴桃的目的也在于让农民增收。
实际上,华润尝鲜“土地流转”也是一次工商资本下乡。早在去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便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重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对于工商资本下乡话题,政策制定者的意见更倾向于扶持“让工商资本做农民做不了的事情”。
帮扶式村镇建设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希望小镇设计之初,华润方面曾试图分析江苏华西村等地的建设模式,而随着华润对希望小镇的规划设想逐渐清晰,希望小镇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下一个“华西村”。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表示,华西村和华润希望小镇都是以企业带动村镇发展,但是不同的是华西村以大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以富强某个村镇为目的,华润希望小镇则是通过联手当地政府,对小镇进行整体规划,重点在环境改造、产业帮扶和组织重塑三个环节。
“华润希望小镇与华西村虽然都是新农村建设的代表性模式,但是二者建设模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华润不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村镇进行大规模改造,更确切地说华润更多地是帮助村镇打好基础,后期发展主要靠村镇自己,华润模式能否成功有待时间检验”,郭凡礼对此表示。
“华润建设希望小镇使用的都是企业捐款和资源,我们也希望国家相关部委加强顶层设计”,华润方面则向记者坦言,希望中央及地方政府能鼓励企业牵头,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比如在农业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合作社相应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同时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给予补贴支持,鼓励企业牵头,支持农户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平台,开展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推动传统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