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能源车爆发致动力电池短缺 行业盲目扩产存隐忧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2-10 01:4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冒诗阳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12月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增2.4倍。但新能源车的爆发让国内车企喜出望外却又措手不及,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车、江淮等制造商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已出现新能源汽车产能不足的现象,主要是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供应不足。

    在此背景下,国内动力电池生产商纷纷开始大规模扩产。然而,在集中投入的情况下,未来国内电池企业很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等问题。

    电池供不应求拉抬企业业绩

    近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天能动力发布公告称,预计明年将至少新增4条生产线,总产能1吉瓦时,届时将满足15万~20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需要。

    据了解,国内主流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的国轩高科也在近日宣布扩产,预计明年可投产2.4亿安时的动力电池生产线。鹏辉能源在近日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未来新增产能将主要放在动力电池上。

    根据乘联会统计,上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664辆,同比大增2.4倍。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崛起的同时,动力电池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目前我们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不足。”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市场总监王水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北汽新能源原本每年2万辆的产能已不能满足需求,“自9月开始,北汽开始将部分传统燃油车的产能调配给新能源汽车。”然而,这就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动力电池的供应跟不上了”。

    江淮新能源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限制江淮新能源汽车产能的关键因素,就是动力电池供应短缺。

    在供不应求的形势下,动力电池制造商的业绩大幅增长。国轩高科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84.29%,天能动力上半年锂电池销售额则大增1.2倍至1.89亿元。Wind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参与统计的40多只动力电池概念股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3.74%。

    明年动力电池产能将井喷

    然而,动力电池企业整体的扩张却也面临隐忧。

    “目前,大多数国内电池企业扩张的产能都是磷酸铁锂电池。”一位电池技术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但现在乘用车动力电池的大方向是三元材料电池。”

    据了解,按照今年初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轿车动力电池的单体比能量2015年底达到200瓦时/公斤,比2010年提高一倍;2020年达到300瓦时/公斤”。

    “这样的能量标准,磷酸铁锂电池达不到。”上述电池技术专家告诉记者,国内较好的动力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在130瓦时/公斤。在他看来,国内电池企业在三元电池的技术上处于落后状态。

    “动力电池的技术门槛并不高。”一位充电设施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导致企业实现投产并不难,同时造成很多实力并不强的电池企业盲目扩产争抢市场,动力电池企业普遍存在忽视技术研发的情况。

    今年10月下旬,三星SDI与LG化学在中国的电池生产基地相继竣工,其中三星SDI年产动力电池数量足够装配4万辆新能源汽车,LG化学现阶段产能则够满足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供给需求。

    “我们已和三星SDI签了采购协议。”江淮新能源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类企业的动力电池技术更具优势。

    一位动力电池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LG、三星、力神和CATL,这四家动力电池企业明年将投产的总产能在10吉瓦时以上,可以满足40万辆新能源车的装配需要。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将导致明年动力电池产能出现井喷,很可能导致动力电池由短缺转向过剩,而技术实力相对落后的动力电池企业将面临生存困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韩中澳FTA本月20日生效 两成韩货立免关税

    下一篇

    卡罗拉双擎订单超五千辆 一汽丰田欲打造全系混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