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将基本建成城际交通网络,相邻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实现一小时通达。综合交通网建成后,我国城镇化地区城际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3.6万公里,覆盖98%的节点城市和近60%的县(市)。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辛夷
每经记者 王辛夷
国家发改委与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将基本建成城际交通网络,相邻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实现一小时通达。
除了三大城市群,《规划》还确定了21个城镇化地区,以及其他陆路边境口岸城镇化地区。据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介绍,这些地区涵盖215个城市,人口和GDP分别约占全国的65%和90%。
综合交通网建成后,我国城镇化地区城际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3.6万公里,覆盖98%的节点城市和近60%的县(市)。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城市周边的通勤铁路不仅回报较有保证,而且能真正帮助城市形成集群效应,将是未来我国铁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以目前的京津冀交通网络为例,它呈现出“单中心、放射状”的布局,北京作为京津冀的中心,承担的交通压力很大,而城际铁路线的加密,能够大大改善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状况,从而形成“多中心、网络状”的格局。
根据规划,到2020年将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5小时通达。到2030年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介绍,《规划》立足于实际,分区域、分阶段、差异化地对21个主要城镇化地区和其他陆路边境口岸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络进行规划布局,提出完善综合运输通道的规划方案,具体包括两项任务:一是完善城镇化地区间综合运输通道,二是构建城镇化地区内部综合交通网。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未来将形成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赵坚估算,我国未来可能出现20个左右大都市区,每个大都市区需要修建约2000公里的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通勤铁路,大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将有大约4万公里的发展空间。
这些城镇化地区到2020年将初步形成城际交通骨架,大部分核心城市之间有望实现1到2小时通达。到2030年,城镇化地区城际交通网络将基本建成,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实现一小时通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