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央企均有庞大地产业务,因此未来两大央企整合地产业务后如何做大,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
每经编辑 王杰
每经记者 王杰
12月8日,国资委官网显示,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两家央企均有庞大地产业务,因此未来两大央企整合地产业务后如何做大,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
五矿地产业务早已整合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是一家国际化的矿业公司,主要从事金属矿产品的勘探、开采、冶炼、加工、贸易,以及金融、房地产、矿冶科技等业务,主要海外机构遍布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7.7万员工,控股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014年,中国五矿实现营业收入3227.57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198位,其中在金属类企业中排名第4位。
据五矿地产的官网介绍,五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五矿集团地产建设业务集群的统一管理平台,属中国五矿六大业务中心之一,统一管理五矿(营口)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五矿建设有限公司、五矿置业有限公司四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及建筑安装企业,总资产超过500亿元,年经营规模超过150亿元。
在此之前,五矿集团内部地产业务已着手整合。
今年7月份,时任五矿地产董事总经理田景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3家公司的股权整合及注资已经完成,现在注册资本超过了60亿元。五矿地产旗下有五矿置业、五矿建设、湖南二十三冶建设集团和五矿(营口)产业园4个实体公司,4家公司总资产近700亿元,净资产超过200亿元。事实上地产公司运营8年以来,净资产翻了10倍,销售收入翻了3倍,利润翻了6倍。在老的16家地产央企之中,我们算是新生力量,目前销售面积、销售额在地产央企中大约排名第十位。
中冶已退出部分市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冶金建设公司,隶属于冶金工业部。2008年12月,中冶集团发起设立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冶)。2009年9月,中国中冶在上海、香港两地上市。
中冶集团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是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确定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之一。2015年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居第326位,在ENR发布的“全球承包商250强”排名中位居第10位。
中国中冶历年财报显示,2010年,其旗下保障房项目达到24个,总投资257亿元,总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一年后,保障房项目增长到50个,总投资攀升到508亿元,总建筑面积高达2063万平方米,已占16家可开发保障房的央企所建保障房总规模的80%,成为国内最大的保障房开发企业。
但“要账”不易,中国中冶早在2012年初就确定要退出保障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称这是公司的战略转型方向。
中冶集团旗下有中冶置业、中冶天工等多个房地产运作平台和品牌,在央企地产大整合的背景下,中冶有什么新的思路?
10月份,中冶集团总经理、中国中冶总裁张兆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已经向中冶置业集中,过去留下的多个地产项目平台都在逐步处理,正在提倡“做专”。
中冶置业官网介绍,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中冶独资的大型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是中国中冶房地产业务的核心企业,拥有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
张兆祥在彼时表示,房地产仍然是我们重点发展的一个方面,当然我们会关注有价值的一些地区,像天津、珠海等比较有潜力的地区,也在逐步做一些地域性调整,而一些房地产明显过剩的地方,也在逐步退出或减持。
能否变强取决于战略
中冶并入五矿后,地产业务是否要整合到一起,又由谁来操盘?中冶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还没考虑这些,合并之后集团公司会每项业务进行逐步梳理,但目前为止还没有此类决定。
睿信致成董事总经理薛迥文表示,央企的重组,首先是管理上的重组,然后排序到业务或者文化的方面,是个比较缓慢的进程。地产并不属于这两家公司的最核心业务,对这两家而言,地产更多的是土地资源、资产业务的叠加。
两者旗下的地产业务板块合并,能否实现1+1>2的效果?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地产业务不整合的话,或产生同业竞争,而且中冶和五矿的地产业务大都集中在住宅领域。一旦合并之后,战线布局会拉大,两者都是国企文化,不同于民营企业的老板文化,文化上不会产生太大问题。合并之后规模实力会变大,话语权也会更强。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如果企业合并,资产重组是必然的,但是两家旗下地产业务重组,是否会放弃“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的资格,值得关注。另外要看1+1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仅仅整合资产做大有可能,如果要做强,仍有细节性的思考,就像中信和中信华南、保利和保利置业,要看有具体的战略制定,才能看是否会1+1>2。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