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佛山工厂发生停工,在持续十天之后已平息。事件的起因,正是今年6月欧司朗监事会批准的分拆通用照明光源业务计划。业内人士认为,欧司朗甩卖佛山照明股权和分拆出售通用照明业务背后,是受近年来LED技术革命的冲击。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飞军
企业并购
照明巨头甩卖资产 国内企业争做接盘侠
◎每经记者 胡飞军
近来,国际照明巨头飞利浦和欧司朗动作频繁。在欧司朗宣布分拆出售通用照明业务板块后,包括飞乐音响(600651,SH)和木林森(002745,SZ)等国内企业积极回应,明确表示有意竞购。
为何被这些被照明巨头甩卖的资产,国内企业乐此不疲地想做“接盘侠”?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中国照明产业基础和实力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国内巨大的产能遇上国外贸易壁垒造成竞争白热化,且国内企业品牌溢价低,多是赚取薄弱的加工利润,收购欧司朗分拆资产有助于企业走出去寻找蓝海,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和国际化。
国内企业争相抢购
今年,国际照明巨头飞利浦和欧司朗都曝出了分拆出售相关资产消息。3月31日,由金沙江创业投资组建的中外资财团并购基金,作价33亿美元成功收购飞利浦旗下照明公司 Lumileds 80.1%股份,而Lumileds是全球领先的照明设备制造商,产品包括照明组件,通用照明、汽车照明和移动电子设备照明。
今年6月,全球第二大照明企业欧司朗分拆出售其渠道业务,在资本市场引发高度关注,业界盛传国内多家企业有意参与竞购。7月22日,飞乐音响发布公告称,拟向欧司朗发出非约束性函,期望收购德国欧司朗计划分拆的渠道业务,并聘请香港汇丰银行作为公司收购欧司朗照明业务项目的独家国际财务顾问。
飞乐音响表示,欧司朗渠道业务与公司业务在全球市场拓展、大项目与渠道互补、供应链整合等众多方面存在高度协同性,这项收购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战略,将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拓展,实现公司“品牌战略、国际战略和资本战略”三大战略。
实际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成立于1984年的飞乐音响,今年以来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分别成立子公司及合作等方式,进军了包括法国市场、匈牙利市场和巴西市场,继续并购欧司朗渠道业务是其加快国际化战略背后的野心。
此外,8月27日,德豪润达(002005,SZ)也披露公告称,拟与国家级产业基金合作共同收购境外某照明企业资产,预计涉及金额约在40亿~60亿元人民币之间,已进入实质性洽谈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德豪润达竞购的境外照明企业资产可能为欧司朗分拆的通用照明等资产。不过,11月10日,公司表示,由于涉及跨境并购,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德豪润达估计达成最终协议还需要数月的时间,还在积极推动业务进行。
国内买家图什么?
欧司朗分拆资产出售的消息,牵动着中国买家的心。业内人士认为,崛起的中国照明企业实力增强,而外资甩卖资产中附带的国际化品牌和出海渠道正是国内本土企业看中的。
欧司朗作为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照明公司之一,在国际光源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受到亚洲照明企业的价格冲击,欧司朗希望逐渐剥离其利润较低的通用照明业务,并专注于LED零组件和特殊照明业务。
“从整个照明产业发展态势来看,包括飞利浦和欧司朗等照明巨头,此前凭借先进成熟的技术牢牢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中国照明企业无法竞争。”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秘书长郭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近30年的发展,中国照明企业产业话语权增强,人才储备增加,优秀企业家不断涌现,努力降本增效,凭借成本、规模和价格等优势逐渐赶超,海外照明巨头开始逐渐坚守有较高门槛的特种照明等领域。
而被欧司朗打算放弃的资产,中国买家为何挤破头想买到手呢?
“中国企业争相竞购欧司朗的资产,更多的是看海外的销售渠道以及相关的品牌优势,如果能为己所用,可以加快中国企业能走出国门的步伐。”广州阿拉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俊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浙江和惠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丁建华也表示,“中国照明企业收购世界级品牌欧司朗通用照明资产,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且欧司朗通用照明的一些技术也还相对领先,有一定优势,类似于此前的吉利汽车收购外资品牌沃尔沃。”
以木林森为例,尽管以其规模而言,名列中国照明企业前十,不过在业界却以“价格屠夫”闻名,这也意味着公司在走中低端路线。为了持续增长,急需并购欧司朗相关资产,提升其国际化品牌形象,覆盖高端市场和实现国际化。
“对于地处亚洲的中国厂商来说,与其在欧洲市场花重金做推广打基础,不如直接收购国际化品牌响亮的欧司朗资产,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丁建华称。
丁建华表示,由于中国照明企业重心都在中国,品牌形象跟不上,“实际上赚取的是一份非常薄弱的加工利润,没有任何品牌溢价,在国际市场上站不住脚,都堵在国内低价竞争自相残杀,有了好品牌之后,可以走出去寻找蓝海。”不过,对于接盘的企业来说,消化欧司朗相关资产也是不小的挑战。
“售卖这块资产并不是最好的,因为欧司朗本来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国际化企业,整合来说相当难,国际化企业涉及各个层面,包括区域、产品技术和人员等系列问题,本身惯性很大,想要革新不是易事。”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