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正值柑橘成熟季节,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的柑橘种植区附近,却随处可见大量被扔掉的柑肉。有当地果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非常希望有厂家能来收购,“不要钱也可以,不然我们还要花费人力物力自己拉去倒掉。”
原来,当地新会柑一般被用来取果皮制成陈皮及柑普茶等深加工产品,大量果肉只能被扔掉。而在陈皮经济的带动下,新会柑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据统计,2015年新会柑种植面积约为6万亩,挂果面积约为3万亩,鲜果产量约为6万吨,同比增长3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吴泽鹏
每经记者 吴泽鹏
11月中旬,正值柑橘成熟季节,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的柑橘种植区附近,却随处可见大量被扔掉的柑肉。有当地果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非常希望有厂家能来收购,“不要钱也可以,不然我们还要花费人力物力自己拉去倒掉。”
原来,当地新会柑一般被用来取果皮制成陈皮及柑普茶等深加工产品,大量果肉只能被扔掉。而在陈皮经济的带动下,新会柑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据统计,2015年新会柑种植面积约为6万亩,挂果面积约为3万亩,鲜果产量约为6万吨,同比增长30%。
记者了解到,6万吨新会柑,如全用于晒制陈皮,按照鲜果陈皮产出比计算,仅能产出陈皮3000吨,也就是说,有超过5吨的果肉将面临被“抛弃于荒野”的命运。新会陈皮行业协会会长区柏余就表示,被抛弃的果肉不仅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还要加大投资研发力度,以全面利用新会柑的果肉。”
柑肉免费送都很难送出去
11月中旬,柑橘成熟之际。当黄橙橙的柑橘摆在眼前,“如何食用”似乎是一个可笑的问题:无非是剥皮,吃果肉。但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你将看到令人诧异的一幕:在这里,果皮会被晾晒成陈皮并加以保持,当地人对其可谓百般呵护;至于果肉,则往往被弃置。
有当地居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新会柑好,是好在它的果皮,可以拿来做成陈皮,果肉是没人吃的。”
新会多位果农告诉记者,新会柑的鲜果陈皮产出比约为20:1,即大约20斤新会柑,可以剥出1斤果皮,剩余19斤为柑肉。
前述居民告诉记者,趁着上市时节,他购买了数十斤新会柑,打算自己剥皮晾晒,“好的新会陈皮这两年价格炒得很高,家里用不如自己买来晒划算,刚好家里爸妈退休了,闲下来可以弄。”当记者问及柑肉如何处理时,他表示,可能家里人偶尔会吃几个,“但几乎全部扔垃圾桶了。”
梁小姐是新会柑果农之一,她家在三江镇共承租了150亩果场基地,并开了陈皮公司,“我保守估计,亩产按5000斤计算,每年也有接近400吨产量,但即使全部制成陈皮,也只能产出(陈皮)不到20吨,剩下300多吨的果肉。”
古井果农陈先生也告诉记者,他总共种植了70余亩新会柑,除了自己制作陈皮外,他还销售鲜果给其他陈皮经营户,“今年产柑170吨左右,按产出率计算,生产的陈皮不到10吨,剩下的就都是果肉了。”陈先生笑着说。
大量的果肉怎么处理,成了梁小姐、陈先生等果农的“心头一患”,“自己吃吗?这么多怎么也吃不完的。”梁小姐无奈表示,大部分柑肉只能扔掉。
“总不能堆在厂里腐烂,拉去外面倒掉吧,还要装车和其他人工成本。”梁小姐透露,去年曾有人回收柑肉制酒,“一车柑肉还给了我们十几块钱的回购价,但也就拉走了几车,今年干脆没人来问了。”
据《广州日报》报道,目前利用新会柑肉进行深加工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主要有新会柑果酱、新会柑饼、新会柑白兰地和柑酒等。但由于收购卫生要求高、成本不菲等原因,目前利用率不足一成。
柑橘种植面积8年扩大到20倍
与柑肉被大量抛弃相比,新会柑皮经晾晒为陈皮后则备受推崇。
陈皮,被称为中医第一和药,即中医师开出的药方中只要配上陈皮,就能提升治疗的效果。在岭南地区流传有“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的经典说法,其中,陈皮位居“三宝”之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陈皮文化节上了解到,陈皮作为传统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称橘柚。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详述:“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新会)采者为胜。”有消痰降气、生津开胃、健脾和胃、解毒安神之功效。
因此,新会特产“新会柑”一直被认为是制作陈皮的最佳原料。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新会柑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入保护之列。2011年,新会获得了“中国陈皮之乡”和“中国陈皮道地药材之乡”的荣誉。
近年来,除了制成陈皮大受热捧外,新会柑还被研发出各种深加工产品,柑普茶也正演变为新会的一大特产,从而引发了新会柑的“种植热潮”。
以梁小姐为例,以前梁小姐家里本来仅有10余亩地,仅用于种植水稻,但进入2007年以后,梁小姐发现新会柑价格持续上涨,于是联合亲戚在三江先后共租了150亩地种植新会柑。
记者多方了解到,新会柑从种植到能够结果,大约需要3年时间。区柏余告诉记者,由于大量果树都是新种植的,所以目前新会柑的产量还未真正到达峰值,“排除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明年新会柑产量肯定更高,因为今年有些还没挂果,或者挂果不多。”
此外,区柏余告诉记者,除了新会柑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以外,近年来,陈皮的热捧也催生了很多陈皮加工企业,“以前都是家庭小作坊进行粗加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陈皮深加工产业,粗略估计,目前已经有30家~40家企业。”
记者从陈皮文化节了解到,整个新会区,2007年的新会柑种植面积仅约3000亩,2010年增长到5000亩,2011年增加到8000亩,2013年增加到近2万亩,2014年达3.7万多亩。
截至今年,新会柑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是2007年种植面积的20倍。年加工陈皮量约3000吨,初级产品产值9亿元,全行业年产值15亿元,全产业研发、生产和经营户草果500家,从业人员超6000人。
疯狂的柑橘皮: 陈皮摇身一变成为收藏品 100克陈皮拍出12.5万
每经记者吴泽鹏
在广东省新会区陈皮村的陈皮展会上,无论是陈皮、柑普茶,或者新会柑鲜果,购买者均络绎不绝。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当地了解到,近年来,新会陈皮大受热捧,已从原本的食材药材“华丽转身”为收藏界新贵,曾有73年“高龄”的“陈皮皇”还拍卖出100克12.5万元的高价。即使是2014年份的“年轻”陈皮,价格也超过200元/斤,高者更达到600元/斤。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陈皮的带动下,原材料新会柑的价格也实现了8年翻5倍的涨幅,但由于种植面积扩大过快,今年的柑橘价格已出现回落。对此,新会陈皮协会会长区柏余则表示,新会陈皮,特别是柑普茶的市场越来越大,消耗新会柑量越来越大,所以“只要根基在就不怕(价格回落)”。
陈皮价格均超200元/斤
平时吃完便随手丢进垃圾桶的小小陈皮,在新会却被当成了宝,价格还不低。
11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新会会城一新会陈皮专卖店发现,除一些不完整的零碎陈皮标价为45元/斤外,有产地、年份可查的完整陈皮价格均在200元/斤以上,部分陈皮甚至不标明价格,“这些陈皮比较贵,价格都是到里面谈的。”该专卖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新会陈皮村一陈皮销售点给出的价格更为具体,以产地为司前、双水、大泽、古井的陈皮为例,年份为2014年的陈皮价格约为200元/斤,年份为2013年陈皮价格则增长至270元/斤;产地为小冈、三江、南坦的2014年陈皮价格约为220元/斤,2013年陈皮价格则涨至300元/斤;天马、茶坑、西甲产地的2014年陈皮约为250元/斤,2013年份的陈皮价格则突破300元/斤,达到320元/斤;新会柑价格最贵的梅江、东甲产地陈皮,2014年份价格已经达到600元/斤,2013年份陈皮价格更高至800元/斤。
事实上,上述陈皮还不是地道的新会陈皮,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新会产柑皮头三年只能称为果皮,只有四年及以上“年龄”的柑皮,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陈皮,才体现其价值。记者整理历史资料就发现,2007年一斤30元的新会陈皮,目前的市场价值高达1200元,售价翻了40倍。
此外,除了医药保健作用被认可外,近年来,新会陈皮还成为收藏界“新宠”,早在2011年,一份1982年珍藏陈皮便被拍卖出100克11万元的高价;2013年,一份有73年历史的陈皮,更是被买家以100克12.5万的高价成功购得。
记者在新会会城一陈皮专卖店看到,产地为茶坑村的30年陈皮的价格可达4100元/两,即4.1万元/斤。产地三江镇的35年陈皮价格更是高达1.2万元/两,即12万元/斤。古井镇1978年产的陈皮价格达到18万元/斤。该专卖店服务员告诉记者,购买高价陈皮的主要是陈皮爱好者或者收藏家,“价格这么高,也没人会拿去食用吧。”
值得一提的是,新会陈皮价格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长有其自身因素影响。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陈皮在存储过程中因为水分等物理挥发,重量还会不断减轻,陈皮功效也会越来越好,“另外,每年还有存储管理费用,所以价格也会越来越高。”新会陈皮村一位陈皮销售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会柑价格8年翻5倍
另一方面,在陈皮的带动之下,新会柑的价格也是一路飙升,直至今年才有所回调。
11月中旬,正值柑橘大量上市时节,在广州街头随处可见的新鲜柑橘,价格大多不超过3元/斤,部分水果店还打出了1元/斤的特价。但在距离广州不到2小时车程的江门市新会区,柑橘显得尊贵很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新会多位果农了解到,新鲜新会柑因种植乡镇不同,零售价格有多个级别之差,但也均在5元/斤以上,价格最高的超过20元/斤。记者在新会当地超市中见到,即使已经出现萎蔫的新会柑,价格也超过3元/斤。
以新会柑主要产地为例,记者了解到,司前镇、双水镇、古井镇产新会柑价格约在5.5元/斤,小冈镇、大泽镇产新会柑价格略高,达到6元/斤,南坦村、三江镇产新会柑价格可以达到6.5元/斤,茶坑村、天马村产新会柑则大多超过8元/斤。梅江村、东甲村产新会柑更是高达25元/斤。
事实上,今年的新会柑价格还不是最高的。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新会柑价格便一路攀升,“行情最好的时候是在前几年,2013年左右,可以卖到十几元一斤。”古井果农之一梁先生告诉记者,这个价格和2007年的2元/斤相比,翻了超过5倍。这个观点,也得到了陈皮文化节上不少果农的认同。
不少果农对记者表示,新会柑今年价格下跌,与其种植面积也连年上扬有关:随着各路人马涌入新会,大规模种植新会柑,新会柑价格连年上涨的神话破灭。
以梁小姐为例,在2007年以前,梁小姐家里本来仅有10余亩地,且并未用于种植柑橘,而是用于种植水稻,但进入2007年以后,梁小姐发现新会柑价格持续上涨,于是,联合亲戚,一起在三江租了约150亩地种植新会柑,“到了2012年,我们一共有70多亩地,2013年以后,又多找了70多亩地种植新会柑。”
新会陈皮协会会长区柏余则表示,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涨跌是常有之事,“只要根基在就不用担心,特别是柑普茶的市场越来越大,消耗新会柑量越来越大,预计今年仅柑普茶这一样陈皮产品就消耗了全区新会柑鲜果总量的三分之一。”
区柏余还表示,在外界看来,新会柑价格波动较大还有其他客观因素的存在,“像有些小果园,农户刚好急需用钱了,可能就低价卖掉了。整体来说,今年的价格还是相对平稳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