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美日统计方法调整是否经济数据“作假”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1-26 02:00

    每经编辑 叶檀    

    如果有人问全球大规模量化宽松换来了什么,各国总不能说换来了紧缩与经济下行,必须要有反映复苏的数据印证量化宽松的有效性。但目前,对各国经济数据的质疑正在蔓延。

    今年2月9日,印度中央统计局宣布,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印度的GDP增长了7.5%,增速赶上并超过中国。第二天,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质疑印度飙升的GDP有很大的水分,并毫不留情地指出,印度较高的官方增长数据是一系列调整的结果,包括将基准年从2004~2005年切换至2011~2012年。印度的高增长速度与其他经济指标不一致,工业生产、贸易、税收等指标均显示经济仍疲弱。

    路透社也表示,除了基准年的调整之外,印度目前是以市场价格而非要素成本计算GDP,同时将商品及服务增加值和间接税考虑在内。这些变化将2013~ 2014年的GDP增速从4.7%推高至6.9%,而2012年的增速从4.5%上修至5.1%。

    只要有足够的动力,统计数据就可以说谎。只要有必要,统计数据也可以被经常改动。

    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一直喜人,但就业参与率却让人高兴不起来,这也是争议的焦点。有美国报刊在2012年1月的社论中抨击“奥巴马伪造失业数据”,美国官方采取的是一种有缺陷的计算方法,灰心丧气而懒得去找工作的人、打零工而没有完全就业的人都不包括在官方失业率中。

    2013年6月5日,经济学家戴蒙德在《福布斯》杂志发表文章表示,美国统计局号称失业率仅有6%,但真实失业率可能高达15%。美国统计的失业率是把长期失业的人算成“放弃就业”,而不包括在失业人口内,同时还将靠打零工收入超过20美元的人算做有工作的就业人口。

    此前,美国公布的2011年12月失业率降至3年来新低,但劳动参与率却跌到1978年以来新低。2010年,美国劳工部统计局抓获一名员工将伪造的数据填入失业报告里。

    美国劳工部好歹还公布就业参与率,如果把新增非农就业与就业参与率对照来看,可以得出大致准确的结论。

    为了表示尊重知识经济,2013年7月31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统计机构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宣布了每五年一次的统计修订,通过重新定义和计算文娱、研发以及养老金等项目,美国2012年GDP总量一夜增加了3.6%,相当于比利时一国的GDP。

    根据新的统计方法计算,自2009年中至2012年,美国经济实现了年均2.3%的增长,较之前的数据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样的结果表明美国受到的全球金融危机打击并不像其他制造大国那样严重。

    把研发支出视为投资,把图书、音乐、娱乐版权、房地产代理人佣金也视为投资,这可以使美国的GDP大幅上升。不仅如此,根据新的统计,美国过去十年的储蓄率显著上升,个人储蓄因养老金上调而提高。由于GDP总量提升,联邦债务占比相应下降。

    从实体经济的计算转向知识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计算,这是GDP含义的重要变化。美国为什么要四处维护知识产权、大力发展华尔街的程序化算法?当然是为了在新经济中成为毫无疑问的领头羊。

    接下来受到质疑的是日本。日本多年来推行量化宽松,经济还是陷入紧缩,CPI数据一直震荡,甚至进入负值,这使得日本政府无法容忍。

    路透社11月23日报道,日本央行将于11月推出新的价格指标,将不把一直下滑的能源成本计算在内,但却囊括了一直上涨的加工和进口食品等项目的成本。所以,消除日本可怕的通货紧缩非常简单,只要纳入消费者物价指数中价格一直上涨的商品即可,该指数显示过去几个月的通胀率超过了1%。日本通过改变统计口径消除了通缩。

    确实,让数据系统性地为人所用,正在多个国家发生——有的统计是为了大选,是为了反映经济的变迁;而有的变化,只是为了证明某些经济政策发挥了作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四季度PPP建设提速 多地市政路桥项目集中开工

    下一篇

    “三桶油”以外炼厂首获成品油出口配额 未来将扩容至地炼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