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颜色:借助供给侧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1-23 01:52

    高层近期发声主要围绕供给侧改革展开,这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应对措施。在渣打银行资深中国经济学家颜色看来,供给侧改革侧重中长期,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阶段转变,需要提升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配置效率。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在11月中旬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表示,走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胜利的关键一步,我们就能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事实上,高层近期发声主要围绕供给侧改革展开,这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应对措施。在渣打银行资深中国经济学家颜色看来,供给侧改革侧重中长期,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阶段转变,需要提升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配置效率。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在未来10年内不断提升,应能够提高经济总效率约20%~25%。若消除资本要素错配,使国企拥有私营企业的生产效率,GDP增长量可提高2%~8%。

    中国进入效率驱动关口

    NBD: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业界都在呼吁经济调控需要新思维,您觉得背景是什么?

    颜色: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阶段转变。从世界经济体发展的过程来看,第一阶段是要素驱动型阶段,特征就是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第二阶段是效率驱动型阶段,人均GDP在3000美元至15000美元之间;第三阶段是创新驱动型,人均GDP在15000美元以上。

    二战后绝大部分国家成功跨越贫困陷阱,呈现明显的要素驱动阶段增长特征。我国改革开放后也类似,其中的重要表现就体现在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宏观经济的稳定以及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和初等教育的普及。但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现已处于需要效率驱动的阶段。

    NBD:高层多次表示要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最近又频提重视供给侧改革,这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颜色: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存在着要素错配,这需要改革发力,需要注意的是,供给侧和改革是密切联系的,两者都有别于短期宏观调控,都是侧重中长期经济发展动力的持续供给。

    从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案例来看,我认为大致有这样几项内容:持续改革提升市场环境、企业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创新驱动逐渐变得重要,这是效率驱动阶段增长的基础,高等教育的扩大和广泛的培训,市场力量加强,市场竞争充分,政府职能逐渐弱化并做适当工作,劳动力市场富于弹性和活力。这些内容与五中全会提到的发展理念也是一脉相承。

    用改革消除资源错配

    NBD:供给侧改革可以提升效率,那么中国的改革空间在哪里?

    颜色: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资源错配,全国大专及以上人口数从2000年的440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18亿人。但中国目前产业结构仍以低技能劳动力为主。劳动力新结构和现有产业结构的错配,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大学生就业难、薪酬低,就业地点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等。

    我们需要加快建立有弹性的、高度灵活的劳动力体系,保护劳动者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促进全国范围内跨行业、跨地区劳动力市场的融合。

    资本市场同样有错配,国企在资本市场受到“优待”,而私营企业面临融资难题。研究估算,如果消除资本要素的错配,使国企拥有私营企业的生产效率,GDP增长量可能因此提高2%~ 8%,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可以提高15%~25%,工业产值可提高8%~12%。

    NBD:如果改革能够顺利推进,中国进入效率型增长的轨道,经济前景将如何?

    颜色:我们在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实行财力保障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有很大的效率空间挖掘。

    在效率驱动阶段,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50%。据此估算,我国经济在未来10年内应当可以翻番,也就是说,保持平均每年7%的增长。当然,保持适当的投资增速及提高投资质量,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加大创新能力,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要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滕泰:用新供给为“硬财富”增加“软价值”

    下一篇

    手游IP百万叫价涨到千万:大玩家囤货小厂商却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