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引导资本市场“用脚投票” 上市公司或被要求强制披露环境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1-12 22:48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介绍,当前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要治理污染,我们预计中国未来每年至少需要2万亿元以上的绿色投资。马骏称,绿金委已经向《证券法》修法小组提交了“增加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条款”的建议。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记者 李彪

       污染治理倒逼每年2万亿元绿色投资规模。

    近日,由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SSE)、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年会”在京召开。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会上介绍,当前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要治理污染,我们预计中国未来每年至少需要2万亿元以上的绿色投资。

    只有提供了环境信息,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绿色企业,减少对污染性企业的投资。马骏称,绿金委已经向《证券法》修法小组提交了“增加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条款”的建议。

    为此,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焦小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将来在绿色金融方面会有一系列的政策,比如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等一系列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相配合,共同发挥引导和调控的作用。”

    未来每年或需2万亿绿色投资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绿色金融已经在一些欧洲国家推行,近年来,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也开始逐步发力。

    今年6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机构绿色信贷余额7.59万亿元。

    对此,焦小平说:“这是很好的迹象,但是,绿色金融的市场规模还不足以满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法律、制度、机构建设跟上,绿色金融市场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我对这个市场非常看好。”

    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绿色金融的资金需求规模将在14万亿到30万亿元之间,即使按照低限计算,年均融资规模也达到近3万亿元。

    而今年以来,一系列的绿色金融政策也在不断推进。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9月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都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马骏认为,当前,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要治理污染,预计中国未来每年至少需要2万亿元以上的绿色投资。在目前价格体系无法充分反映绿色项目外部性和财政投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建立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来用有限的政府资金撬动几倍、十几倍的社会资金发展绿色经济。

      仅两成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马骏介绍,我国未来的绿色金融体系,将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等各种工具来为绿色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通过各种政策支持来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

    其中,不仅要包括各种融资工具,也要发展为这些融资工具服务的基础条件,尤其是用于识别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环境信息和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分析手段、分析工具。

    “只有提供了充分的企业环境信息,投资者才能判断哪些企业是绿色的,哪些是污染型的,哪些是深绿的,哪些是浅绿的。换句话说,只有提供了环境信息,资本市场才能用脚投票,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绿色企业,减少对污染性企业的投资。”马骏说。

    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国际上,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监管机构、交易所和投资人所认可,一些机构将环境信息披露进一步扩展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即ESG信息披露。但是,中国境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得比例并不高。

    马骏介绍,深交所、上交所在ESG信息披露方面颁布了相应的通知或指引文件,环保部也要求一些重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但被要求强制披露的企业还不多,估计目前实际披露环境信息的境内上市公司只有20%左右。

    “绿金委已经向《证券法》修法小组提交了‘增加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条款’的建议。”马骏说。

    同时,焦小平称,我国将来在绿色金融方面会有一系列的政策,比如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等一系列围绕财政政策、金融政策配合,共同发挥引导和调控的作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张忆东“警报”强:得意别忘形 任泽平“边鼓”响:风格或切换

    下一篇

    融资余额7连升 两融饥渴度堪比今年4月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