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圳单盘日销60亿背后:房价撑得住?房钱从哪来?

    邦地产 2015-11-10 12:36

    想知道深圳的房价是否撑得住?买房的钱从哪来?如何投资深圳楼市?你需要知道人口、供需和货币三点。

    每经编辑 白亚静    

    (本文原载于邦地产微信公众号real-estate-circle)

    上周末,深圳某超级大盘一日售罄,卖了60亿,这可比老大万科在深圳2014全年销售额(98亿)就少一点啊~整个10月深圳楼市也“止跌上行”,但成交均价连涨5个月后首次下跌。

    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敏感时期,为什么要快速低价推货?

    有深圳地产老兵说:市场有天量成交做支撑,后续必出天价。

    中指院深圳分院研究总监程玉称说:最主要是4.3万/平的价格低于大多数购买者4.5万/平。

    有小鲜肉调查说:开发商已将股权质押,资金有缺口,这时的楼盘让利万人疯房,就跟5000点上的A股一样。(要知道,股市里的高位放量下挫,就意味着庄家出货股价转弱。)

    深圳楼市总是一副波涛汹涌的模样,其实楼市问题不复杂,核心逻辑是“(供应端)货+服务=钱+信用(需求端)”【源自著名对冲基金管理人Ray Dalio的“经济周期的驱动力是需求变化”观点】。

    所以,要想知道深圳的房价是否撑得住?买房的钱从哪来?看懂如何投资深圳楼市?你需要知道三点:

    人多不会让房价高

    中国最近十年中,房屋的本质不是商品,而是金融资产。马太效应,使得有房者更有意愿和能力买房。

    所以当专家说“深圳楼市多么有潜力,深圳的住房自有率仅30%,还有很多人没上车...”这些话时,请看看你不是看到谁睡在大马路上了。

    房产作为资产增值的“金融类住宅”是短缺的,但作为居住使用的“商品类住宅”是不短缺的!对于持有深圳房产者不只1套房(户均至少3.3套房)的人而言,房屋是资产配置的形式之一,所以一套是不够的,钱多会继续买,而他们才是深圳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所以,不要再拿人口流入量来讲深圳楼市。2014年9月以前,人口流入大趋势改变了吗?城镇化中止了吗?既然都没有,在去年930双降之前,深圳楼市为什么量价齐跌?既然没有,那为什么2010年全国户均已达1.02套房,2013年还出现11.57亿平方米的住宅成交峰值?

    我们再来看看深圳的人口实际购买力。

    从《深圳市2015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可见,2015年工资指导价位的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及平均数分别为:24024元/月、3764元/月、2203元/月和4711元/月。官方解释,中位数与低位数较接近的原因是:在深圳劳动力市场中,生产、服务的一线员工占比重较大,他们的工资整体水平比其他行业低。

    所以你看看,深圳创客的确可以动辄坐拥百万融资,购买力惊人,不过一起繁荣着的,还有同属第三产业里的餐馆、酒店等各种服务行业,那里可充斥着无数新来的打工仔,他们又有多少购买力呢?

    我们就用“中位数”的概念来说吧~深圳住宅中位数是多少?中原地产推出一项服务说“300万置业深圳有路数”,可以看出这也是深圳市场的主流房源,300万上下,首付3成,本金需要90万。

    但在近5年的新增人口里,什么样的人能一次性支付90万?初入社会者凭借父辈积蓄,有技术有梦想者期冀股权变现。

    回到如何看懂深圳楼市的问题,先看清人口结构吧。另外要承认,深圳楼市投资客占比高,早是公开秘密。“限购抑制投机”只是冠冕堂皇,深圳楼市价量依然与炒房者息息相关。

    房子其实并不缺

    投资深圳楼市,如果考虑长期收益,那么在产业转型成功、人口向一线城市集中等因素下,深圳的确能让人越看越能坚定。

    但如果只是拿买房作为短期投机行为,那就存在一定风险。首先说到深圳的楼市供需指标,看多了真是“乱花迷人眼”。

    在深圳,当市场供应过大、存在去化压力时,往往也许是最好的买房机会。

    看深圳楼市,就像看一场3D电影:回放至2014年7月,市场大量新盘供应,库存高企,购房者却不愿入场,中介频现关店潮。

    后来的暴涨,给了持币未买者一记耳光。当时,无疑是近几年最佳买房时机。

    再看2014年底,虽然已回暖,然而去化时间仍有13.8个月。而且2015年超过千万平方米的供应,更加大了库存问题,不少专家担心开发商去化压力,认为房价有可能出现微跌。

    谁曾想,短短数月后,市场就爆发了房源不足的恐慌,多个新盘上演万人抢房。今年8月底,去化周期仅5.6个月。

    当然,“库存高企时好买房”也只是“也许”,因为供需和房价之间,只存在相关性,并非因果关系。较高的库存,只能为购房者提供一个有利议价空间,并不能指导购买;相反,在市场较低的库存时,购房者处于不利之境。

    主要问题是钱太多

    想买房,关键还要看货币和信贷政策。

    最近,吴晓波就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拥抱泡沫。他说,“现在李总理只有一条办法,信贷政策。把各位口袋里的钱全部逼出来,逼到哪里去呢?中国有两个非常大的泡沫市场,一个叫资本市场,一个叫不动产市场。当所有的钱都跑到马路上以后,朝野对赌。一个赌政府在实体经济转型完成前,不敢让泡沫破灭。政府赌各位当你们用100万买股票,变成200万的时候,你一定不敢拿200万再去炒股。你会拿120万炒股,还有80万买房子、吃小龙虾、去旅游。当你干这些事情的时候,实体经济就复苏了。”

    其实多位宏观经济学家已经预告,未来几年中国将进入通货紧缩。若说“通货膨胀”是过去几年全国房价上涨的最大推手,那么当步入“通货紧缩”,老百姓不再愿意花钱消费,相应的,房价很难有增幅。

    面对这种预期,全球各地的中央政府都会上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简单说,要么多印钞票,要么降低信贷成本,尽一切可能刺激消费。

    这意味着,在某一段时间内,全国层面的购买力又将增多,大家觉得这些多出来的购买力会流向哪里呢?股市波澜壮阔,中产阶层参与意愿大减。楼市稳赚不赔,一线城市尤其像深圳,又生活在所有媒体的高预期里。流向哪儿,智者见智罢。总之,流向哪里,推高哪里价格。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腾讯参战“双11”汽车电商大战 一汽丰田联手微众银行试水互联网信贷

    下一篇

    搜房网因大幅裁员在美遭集体诉讼 业绩大幅下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