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河北一年“漏”掉百个水库总蓄量 需防治理投资打水漂

    2015-10-29 01:0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雯    

    ◎每经记者 张雯

    华北平原漏斗区还在持续漏水。

    10月27日,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发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河北省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18.57米,与去年同期相比水位平均下降0.77米。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储存量较2014年同期减少39.24亿立方米,比全省18座大型水库和43座中型水库总蓄量还多一倍。

    资料显示,华北平原缺水严重,人均水资源不足200立方米。由于天然降水不能满足现行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需要,农业生产不得不以牺牲地下水开采为代价,年超采量高达百亿立方米以上。

    河北控水形势严峻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十分突出。自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的地下水就已经处于超采状态,造成了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地下水“漏斗”不断扩大的后果。

    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监测资料显示,与今年5月底相比,6月~8月3个月时间里,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75米。与2014年同期相比,河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储存量减少了39.24亿立方米,而这比河北全省18座大型水库和43座中型水库加在一起的总蓄量还要多出一倍。

    而地下水“漏斗”的成因与华北地区本身地理区位有关,更有人为因素在其中。以邯郸市为例,当地75%的用水依靠开采地下水,但与此同时,水资源的浪费却极为惊人。在农业生产方面,“多浇水多收粮”的传统观念顽固,农业灌溉总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灌溉水利用系数却不到0.6。

    据统计,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面积已突破6.7万平方公里,占平原区国土面积的90%以上。而巨大的地下水“漏斗”,也引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缝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恶果。

    谨防控水投资“打水漂”

    严峻的地下水“逃逸”形势面前,更需要法制治理的决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河北保定采访时得知,当地农民为保障蔬菜、玉米等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必须打井灌溉。

    一位长期关注中国地下水超采情况的联合国官员告诉记者,“在地下水超采严重地区应该采取如许可证等措施,严格管理随意打井的行为,否则既难以监控流量,也会导致治理地下水超采的费用‘打水漂’”。

    记者了解到,为治理地下水超采,从2014年至今年年中,河北省已累计完成投资49.25亿元。

    为保护地下水,中央明确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今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了华北地区节水保粮协同创新行动,着力破解华北地下水漏斗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难题。

    “目前,华北地区大部分地方还沿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大水漫灌在渠灌区依然普遍,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和作物水分生产力较低。”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庆锁认为,“在农业水资源利用方面,要建立适水型种植制度,在井渠结合灌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改地面灌溉为喷灌、微灌,注重提高水分生产力,减少用水量。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改一年两熟制为一年一熟制或两年三熟制,改灌溉为旱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洋河股份互联网运动全面解读 未来致力于发展“互联网+”

    下一篇

    叶檀:放开生育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正途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