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尔(600177,收盘价14.19元)对中信股份(00267,HK)应该是产生真爱了——据公开信息显示,雅戈尔从6月底持有中信股份0.31%的股份,至10月19日持股比例已达4.43%,前后不足4个月,动用资金逾百亿元,占最近一期净资产七成以上,且未来仍有追加买入的可能。
每经编辑 赵阳戈
每经记者 赵阳戈
雅戈尔(600177,收盘价14.19元)对中信股份(00267,HK)应该是产生真爱了——据公开信息显示,雅戈尔从6月底持有中信股份0.31%的股份,至10月19日持股比例已达4.43%,前后不足4个月,动用资金逾百亿元,占最近一期净资产七成以上,且未来仍有追加买入的可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并非只有雅戈尔一家意识到中信股份的价值,事实上雅戈尔相比其他大佬的入驻还晚了整整1年多,好在目前持股成本与中信股份之前的战略投资者相比并不遥远。
不足4个月 筹码收集近5%
雅戈尔昨日(10月20日)的公告令小伙伴们惊呆了:该公司截至10月19日已持有中信股份12.89亿股,占中信股份总股本的4.43%,共计投资人民币147.79亿元。
在收集筹码的时间进程上,雅戈尔也是雷厉风行。中报显示,雅戈尔于6月底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过中信股份,最初投资成本为8.79亿元,当时账面价值8.76亿元,持股比例0.31%。
后来据披露,1月1日~7月17日,雅戈尔通过全资子公司买入中信股份1.16亿股,且7月17日与中信股份签订认购协议,投资119.86亿港元,以13.95港元/股的价格认购中信股份新股8.59亿股(此认购于8月12日完成交割过户手续)。
大量吃进筹码的雅戈尔仍然意犹未尽,7月18日~9月1日继续通过二级市场买入中信股份1.62亿股,交易金额19.09亿元;9月2日~10月19日,雅戈尔再度出手买入1.52亿股,涉及金额17.26亿元。
截至10月19日,雅戈尔共计持股中信股份12.89亿股,占到中信股份总股本的4.43%。在4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雅戈尔动用逾百亿元买入逾4%的中信股份,无论买入金额还是买入速度,都比较罕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雅戈尔公告称,“除非经中信股份事先书面同意,否则公司及其联系人所持(直接或间接)中信股份已发行股本总数在任何时候应低于其全部已发行股本的10%”,换言之,雅戈尔存在继续加码的可能性。
投入147.79亿元扫货,对雅戈尔而言,也不是小数目。公司中报显示,6月底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189.64亿元,147.79亿元的投资金额占到当时净资产的77.93%,而6月底时雅戈尔手头的货币资金仅为39.17亿元。
大佬集体抱团
由上可知,雅戈尔对中信股份的价值非常看重,那么,看重的原因何在?
雅戈尔表示,公司投资业务主要分为战略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战略产业投资方面,公司将重点布局大健康、大金融、综合性集团等领域,持续完善战略布局,打造金融控股平台,入股中信股份正是上述战略的具体措施之一。
雅戈尔拟通过对中信股份进行战略投资,进一步夯实并提升双方业已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战略资源以及业务机会的分享,从而提高综合竞争力,整合并强化盈利能力和影响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信股份是国内知名的综合企业集团,业务领域涉及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其中,金融业务最为公众熟悉,据中信股份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持有中信银行67.13%的股权、中信证券17.14%的股权、中信信托100%的股权和信诚人寿50%的股权。
当然,看好中信股份的自然不止雅戈尔一家。资料显示,2014年5月14日,中信泰富(中信股份前身)就与15位投资者签订协议,投资者们以每股13.48港元的价格认购合计395亿港元的股份,占收购完成后中信泰富总股本的11.78%。认购方个个来头不小,有全国社保基金(认购股数最多,占比5%)、友邦保险、中国人寿、中银集团、建设银行、淡马锡和富邦人寿等知名企业。
2014年6月17日,中信泰富又表示,有更多投资者对股份认购有兴趣,因此公司与另外10位投资者订立协议,后者以每股13.48港元(与上一次相同)价格认购53.48亿港元的股份,占总股本的1.59%。
这次的投资者更加多元化,腾讯(00700,HK)赫然在列,认购了0.12%的股份,认购金额约5000万美元。此外,泛海控股(000046,收盘价11.09元)认购了1亿美元,周大福认购了5000万美元,中国信保认购了5000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雅戈尔也参与了此次入股,认购中信泰富5750.6万股,占总股本的0.23%,耗资约7.75亿港元。在中信股份正式更名后的2015年1月20日,该公司又引入了正大光明,该公司由正大(卜蜂集团全资子公司)和伊藤忠合资成立(各占50%股份)。
有趣的是,目前中信股份的股价为14.48港元/股,与前述众多战略投资者介入的价格差距不大。雅戈尔虽然晚了1年多才跟上步调,持股成本却并无太大落差——这是大佬们要一起走方队的节奏吗?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