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资产配置荒来袭 机构如何另谋出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9-29 21:22

    面对资产配置荒,资产管理机构应对策略出现分化。部分公募推出了保本基金以接档发行,第三方理财开始关注上市公司定增领域的投资机会,而基金子公司则谋求通过另类投资破局。

    每经编辑 陆慧婧,周雅珏,赵静林    

    第三方机构

    上市公司下调增发价 三方理财趁势寻良机

    ◎每经记者 周雅珏

    股市的持续调整,不仅令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也让准备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慌了神儿。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伴随股价的持续下挫,今年以来,已有80余家公司的定增价与股价出现倒挂现象。有鉴于此,相关上市公司纷纷选择调低增发价以确保再融资顺利进行。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经过数轮调整之后,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目前股市估值已逐渐趋于合理。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第三方理财公司开始主动推荐定向增发类产品。

    多家上市公司调低定价

    随着A股市场持续低迷,前期定向增发价格偏高的上市公司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不得不下调增发价格以确保融资顺利进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仅沪市就有超过25家上市公司下调增发价格。

    比如,8月4日,长江证券将定增发行价格由15.25元/股下调至10.91元/股,下调幅度达28.46%。由于发行数量未作调整,预计募集资金规模也将由原来的120亿元下降至不足86亿元。此后,8月19日,东吴证券也对增发价格进行了调整,将之从之前的23.5元/股调低至了15.83元/股,募资规模也由原来的75亿元调降至60亿元。

    此外,8月18日,内蒙君正发布公告,将定增发行价格从15.58元/股下调至9.19元/股,下调幅度达41.01%。9月21日,九安医疗发布公告,将定增发行价格从18.4元/股下调至12.67元/股,下调幅度达31.14%。9月23日,黑芝麻发布公告,将增发价从20.52元/股下调至了10.45元/股,下调幅度达49.07%。9月24日,山西证券发布公告,将定增发行价格从12.74元/股下调至9.4元/股,下调幅度达26.21%。同日,华胜天成发布公告,将定增发现价格由34.01元/股大幅下调至16.16元/股,下调幅度超过五成。9月29日,*ST阳化将定增发行价格由3.23元/股下调至2.83元/股,下调幅度为12.38%。

    投资价值逐渐凸显

    经过数轮调整,上证指数已从6月中旬的5178点高位回落到目前的3000点附近。与此同时,理财市场也是波澜起伏,对于上半年发行火爆的浮动收益型股票投资基金,市场资金已经避而远之。不过,大幅下跌后逐渐凸显的市场投资价值,正在第三方理财市场上酝酿着一场定向增发产品的盛宴。

    一位北京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总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多家上市公司下调定增价格,但危机之中往往酝酿着新的转机。目前市场已下跌至3000点附近,业内普遍认为市场已经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虽然定增基金的核心价值是其所投资的项目而非定增价格高低,但是对于资金募集而言,价格是投资者最看重的因素之一,在市场低位募集资金也相对容易。

    此外,上述第三方理财公司总裁表示,定向增发一般是折价定价以使投资人获得比其他投资者成本更低、安全边际更高、投资风险更低的综合优势。普通投资者通过购买定增基金或资管产品,可以凭借这种简单和低成本的方式参与到高成长公司的定增项目中去,获取超额收益。

    尽管定向增发产品有较高的收益,但是高收益背后也暗藏风险。比如,由于定增产品合同条款较为宽泛,产品管理人具有很大自主权,如果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出现问题,投资者就会蒙受巨额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定增产品中,有一部分采用了“固定+浮动”的收益模式。比如,恒天财富近期推出的恒盈定增3号产品资料显示,中新融创关联公司作为进取级投资者,以持有15%的份额为优先级提供优先赔付。当产品出现亏损时,进取级以出资为限做赔付,直至进取级份额赔付完;当产品年化收益率小于或等于6%时,优先级获取其全部份额收益;当产品年化收益率大于6%时,优先级获取基准收益以及超额收益的65%。

    上述第三方理财公司总裁向记者表示,上半年投资于股市的浮动类收益产品让部分投资者遭受损失,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逐渐习惯了信托、资管等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对于定增类浮动收益产品接受度不高。目前,市场上的定增类产品普遍采用结构化设计,资金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次级份额,劣后资金充当保护垫,承担一部分风险。当然,在承担风险的同时,劣后资金也可能获取更大的收益。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微信公众号“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上海十月起正式实施“三证合一”制度

    下一篇

    国务院: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限行限购 已实行的应取消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