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5亿元项目暂停试产 宏达股份称影响不大

    2015-09-21 00:2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岳琦    

    ◎每经记者 岳琦

    宏达股份建设了4年的化工项目历经坎坷,如今还是卡在了最后的试生产阶段。

    9月18日晚间,宏达股份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四川绵竹川润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绵竹川润)已于9月12日起暂停试生产。宏达股份给出的原因为,生产指标未达设计目标,以及“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农户搬迁问题与绵竹市政府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未能解决,导致绵竹川润新区项目尚不具备环评验收条件”。

    来自德阳市环保局官网及当地媒体的消息显示,2014年底及今年初,绵竹川润曾发生氨气泄漏被环保部门要求整改。而绵竹川润环评联系人谢寿安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公司工艺先进且重视环保,噪音和氨气排放都是按照标准,但因历史遗留问题在搬迁补偿上与村民没有达成一致。

    截至2014年底,绵竹川润资产规模达到5.23亿元,仅技改项目投入达3.69亿元。而对此,宏达股份仅表示,因绵竹川润营收和净利占比较小,不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已暂停试生产

    有色行业的不景气让宏达股份业绩陷入低迷,而进行了近4年的合成氨项目也未能给公司带来起色。宏达股份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绵竹川润报告,绵竹川润新区项目在试生产期间部分生产指标未能达到项目设计目标,部分设备需进行技术改造,现需暂停试生产进行调整优化;新区项目试生产以来,绵竹川润就该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农户搬迁问题与绵竹市政府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未能解决,导致绵竹川润新区项目尚不具备环评验收条件。

    鉴于上述原因,绵竹川润新区项目已于9月12日起暂停试生产,待该项目设备技术改造完成、生产指标调整优化达标、具备环评验收条件,按照相关程序恢复试生产。宏达股份称,公司将督促绵竹川润按照项目设计目标调整优化生产工艺设备,积极与绵竹市政府部门沟通协商,争取绵竹川润新区项目尽早具备恢复试生产条件。

    事实上,2014年底,绵竹川润位于绵竹市高尊寺的老区生产装置全部停止运行。而绵竹川润新区项目作为搬迁和技改项目,在2014年9月15日早已开始试生产,但1年时间过去始终未取得环评验收。

    5亿元项目陷环保困局

    对于绵竹川润新区项目暂停试生产,宏达股份公告称,绵竹川润2014年度及2015年1~6月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占公司合并报表比重较小,绵竹川润新区项目暂停试生产不会对公司2015年生产经营活动和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而事实上,绵竹川润在试生产阶段,产能并未完全释放。其项目环评资料显示,绵竹川润是德阳市最大的合成氨生产企业,四川最大的碳氨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火星磷酸钙生产企业。该公司2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年技改项目于2011年11月开工建设,原计划2013年12月建成。

    而这个新区技改项目并未如期贡献利润,在近4年的建设之后卡在了试生产阶段。目前,宏达股份持有绵竹川润99.35%股权,今年上半年宏达股份最大的一笔其他应收款就是来自绵竹川润的2.752亿元,占比达到48.79%。截至2014年底,绵竹川润资产规模达到5.23亿元,仅技改项目投入就达3.69亿元。

    德阳市环保局官网的信息显示,2014年12月,因生产噪声过大及偶尔有氨气味感,绵竹川润遭到附近村民投诉抗议。绵竹环保局排查出氨水中间罐及氨罐部分阀门、接头没彻底封闭,偶尔出现氨气泄漏的问题,随后绵竹川润进行了整治。

    但对于环评验收的问题,谢寿安对记者表示,企业也有苦衷,公司采用的是国内先进工艺,排放都是有检测的,但村民并不理解,而且对搬迁补偿要价较高。对于绵竹川润如何解决环评验收问题,谢寿安表示,要走合法的程序解决。

    谢寿安对于污染物排放问题颇有信心,称排放都在标准范围之内。但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华西都市报》援引德阳环保部门调查组的消息称,绵竹川润合成氨生产设备存在跑冒现象,并要求其进行整改。昨日,记者多次拨打宏达股份董秘办电话但均未能接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微信等iOS应用感染病毒 目前尚未涉及隐私泄露

    下一篇

    规避投资一哄而上 地下管廊拟启动项目储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