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办法,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并允许1个百分点以内的准备金缺口“透支”,其直观目的着意于短期流动性管理。
◎李宇嘉
近日,央行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办法,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并允许1个百分点以内的准备金缺口“透支”,其直观目的着意于短期流动性管理。
近年来金融创新不断、汇率改革提速,外汇占款起伏和资本宽幅双向流动成了“常态”。为了应对高频时点考核给流动性管理带来的压力,银行不得不保留收益率非常低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或者以高成本理财及“买存款”来冲时点考核。
2013~2015年,金融机构平均超额存款准备金为2.18%,较之前均值明显上升,这是流动性压力增加的僵化反应。如果考虑到截至8月底134万亿元的存款余额,将有近3万亿元存款被低效“冻结”,银行超额准备金规模实际上非常大。
高频时点考核改革后,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超额准备金会明显下降,即便是1个百分点的下降也有1.34万亿元。
因此,在银行存贷利息差收窄的情况下,允许存款准备金在中短期内波动,将降低银行负债端的成本;结合存贷比硬性指标的取消、存款准备金进入下降通道,考核新规意味着银行流动性管理从过去仅着眼于货币市场,延续到了信贷市场。资金来源成本降低叠加可贷规模扩大,再加上银行在中长期内对资金应用的考核,都有利于增强信贷投放的灵活性。
更为重要的是,信贷投放机制改善,也有助于缓解目前银行浓重的“惜贷”情绪。
目前来看,居民住房贷款成为新增信贷投放的主力。8月份,银行新增居民中长贷2855亿元(主要是购房贷款),占新增贷款的37%,同比多增加986亿元,居民贷款高占比和高增长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全面回升所致。但同时,企业等非居民中长期贷款在8月持续回落。基于此,房地产将受益于存款准备金考核新规的实施。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五分之一,制造业投资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引致投资”,而基建投资要真正发力,也需要房地产开发投资先行或供给项目资本金。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
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仅增长3.5%,连续20个月下滑。8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了1.1%,接近2014年12月的历史最低点。因此,稳定开发投资将是下半年楼市政策的着力点,这就要激励房地产新开工和房企拿地。
前8个月,新开工和拿地已出现“筑底”迹象,要驱动新开工和拿地触底回升,关键要加速库存去化和夯实销售回暖。
目前,销售回升趋势明显。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2%,但8月当月的销售增速为14.7%,低于7月的18.9%,这是在楼市政策宽松和房贷利率下降的前提下出现的,意味着回暖的基础需要夯实。
夯实销售回升基础,关键是要降低房贷成本。目前,首套房贷利率已接近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8月份,主要城市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创历史最低水平,环比连降14个月。全国首套房优惠利率占比也再创历史新高。
但同时,二套房贷再回无优惠时代。二套房贷款供应紧缩、利率高企,对于今年以来一直鼓励的改善型住房需求释放非常不利。
一般来说,企业贷款需求较稳定,而个人住房贷款需求随着楼市的波动起伏较大。存款准备金新规将流动性管理延伸到信贷投放,将有助于平滑房贷投放,避免为保持流动性而对房贷急刹车,出现“额度控制”。
今年下半年以来,二套房贷之所以紧缩,原因就在于“额度控制”,而新规则为银行弹性规划和投放房贷设置了灵活的机制。
因此,存款准备金新规实施以后,随着资金来源成本降低、可贷资金的增加,银行流动性管理弹性将增加,有助于灵活规划信贷投放。
随着经济下行和不良贷款进入新一轮攀升期,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优质性将开始显现,银行不再“惜贷”,对于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力度将增加。
同时将驱动个人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特别是二套房贷利率下行,支持改善型住房需求,加速库存去化,提振新开工和拿地,确保开发投资稳定。
(作者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