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和闸北两区合并背后,很少人知道上海曾经发生过区域合并,并使得苏河湾销声匿迹...
每经编辑 吴若凡
(本文原载于“邦地产”微信公众号real-estate-circle)
静安和闸北两区合并是上海这两天最热的新闻,没有之一。
但很少有人知道,七十年前,上海也发生过一次两区合并。那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租界和华界的合并。这次合并后,上海的金融中心——苏河湾从此销声匿迹。
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和当时日军对中国工商业的破坏,以及战后上海把经济发展重心放在了工业,而轻视了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以及建国后高度强调计划经济,导致金融中心功能的丧失,有很大的关联。这段历史告诫我们,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是多么重要。
说到国际金融中心,很多人都会想到上海的陆家嘴。
但是没有人知道的是八九十年前,上海就已经拥有了当时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只是地点不在当时还是一片农田的陆家嘴,而是在苏河湾,这个距离外滩不远的地方。
这里曾经码头林立货船云集,是上海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这里曾经云集金城、中南、大陆、盐业、中国实业、浙江兴业等17家银行仓库,是上海民族金融资本集聚地。
而让苏河湾的金融业务如此鼎盛的原因,是当时上海强盛的工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闸北是杨树浦之外的上海第二大工业区。这里集中了上海民族纺织企业的54%,面粉企业的92%,针织企业的49%,棉织企业的54%,缫丝业的97%。到1932年一二八事变之前,闸北的工厂数达到841家。
拥有发达的工业作为基础,又有上通苏州,下接杭嘉湖平原的苏州河,这条水运交通的大动脉。苏河湾很容易地成为新兴的金融市场,加上区域内北市钱业会馆的影响,他们对资金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便纷纷抢滩入驻其中,开设了现代金融业的先驱——华资银行。于是,苏河湾区域就成为了最早出现现代金融业的地区之一。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上海最早的商品房开发板块,出现了当时最顶级的公寓和洋房以及别墅。当时的上海华商总会就设在苏河湾附近。
19世纪70年代后,上海已是全国最大的商埠和港口,洋货与土产,大都在这里集散。洋务运动兴起后,一批近代工业企业陆续在上海创设。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殷切。
抗战胜利后,苏河湾并入闸北区。由于建国后,高度强调计划经济,限制了市场经济功能地发挥,加上闸北将重要的工业区迁移到了北部,导致金融功能逐渐丧失,作为上海第一豪宅区的地位和金融中心的功能,也就慢慢蜕化了。直到华侨城的出现,苏河湾才重新开始被认为是一个顶级的豪宅地段,但这已经是七十年以后的事了。
苏河湾的故事,可以看出目前流行在地产圈的“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这句话是多么地荒唐,一个区域如果失去了支撑它的产业,又或者规划得不够合理,都会导致它在城市中的地位下滑,最终从所谓的“豪宅地段”名单中被开除;同样,如果区域的经济高度发达,而且规划又非常超前,在城市中的地位就会上升,就可能成为新的城市核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