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趋于复苏态势,中国竞争力趋于上升,但从全球金融格局来看,中国相对优势仍较为有限。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沙斐
每经记者 沙斐
近日,央行上海总部首次发布《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报告》,该报告旨在追踪和比较国际金融中心的最新发展趋势,记录和审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程及战略,为下一步金融中心建设提供规划和行动路线支持。
报告认为,2014年上海市利用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契机,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深化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集聚金融机构,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自贸区内的金融创新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作为资本市场重大制度创新的“沪港通”试点启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推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直接交易,上海清算所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金融机构集聚也不断加快,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落户上海,成为首个总部设在上海的国际多边金融组织,多家功能性金融机构也落户上海。
根据“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等相关指标排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排名上升,与香港并列第五。
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趋于复苏态势,中国竞争力趋于上升,但从全球金融格局来看,中国相对优势仍较为有限。总体而言,上海已经逐渐形成了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总量不断增加,金融功能也不断深化。但从国际比较来看,上海在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设施、金融法制环境、金融信息服务等方面仍与纽约、伦敦具有一定差距。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中国人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200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上海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并不断加强上海总部职能建设,这是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银行还先后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银联、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清算所、中国清算总中心上海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中心上海分中心以及内设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设在上海。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