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企500强国企占主体地位 是否退出竞争领域有争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8-24 00:33

    8月22日,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在南宁公布。500强名单中,国有企业293家,民营企业207家,分别占到58.6%和41.4%。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冯彪    

    8月22日,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在南宁公布。500强名单中,国有企业293家,民营企业207家,分别占到58.6%和41.4%。

    虽然榜单中国企数量下降,但国有企业依然在营业收入、资产、利润、纳税、职工人数等指标上远超民营企业。数据显示,2015中国企业500强的59.5万亿元营业收入中,293家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为46.6万亿元,占78.3%。但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在“2015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的演讲中也提及,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低于民营企业4.57个百分点。

    针对国有企业在效率、营业能力、创新等方面弱于民营企业的现象,有观点认为,本轮国有企业改革应在分类基础上,使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逐步退出,让位于民企。但是,业界也有不同的声音。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主任郝玉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关键是要通过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的能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让民营企业可以公平竞争,而不是要国企退出竞争领域。”

    中企500强:国企占主体力量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企业的数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05年时高达357家,2010年时为325家,2014年是300家。

    “随着国有资本布局的调整,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兼并重组,500强榜单中国有企业的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减少。”郝玉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但是,短期来看,国有企业的数量不会下降太多。我国的大企业的基本格局已经相对固定,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不会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企500强名单中,国企数量减少,但国企以总共46.6万亿的营收占据500家企业的78.3%。其中,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和中国工商银行营业收入过万亿,占据榜单前四名。

    另外,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共144家,其中国有企业共118家,民营企业仅26家,国企占到82%。并且118家国企中,央企为66家,地方国企52家。

    除营业收入远超民营企业外,榜单中,国有企业的资产占到90.2%,纳税占88.7%,利润额占到81.1%,职工人数占81%。基于此,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说,国有企业是我国大企业的主体力量。

    郝玉峰也对记者说:“应该说从数据上看,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共同进步、各有优势,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重资产’特征,而民营企业呈现较强的‘轻资产’特征。”

    国企是否退出竞争性领域存争议

    尽管国有企业的资产和利润额远超民企,但是王忠禹在发言中也提及,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低于民营企业4.57个百分点,总体经营绩效亟待提升。

    另外,在创新方面,王忠禹说:“汤森路透集团评选的‘2014全球100创新型企业’,中国大陆只有华为一家企业上榜。波士顿咨询公司评选的‘2014年最具创新性的50家企业’,中国大陆也只有华为、联想、腾讯、小米等4家企业上榜。”这些上榜的创新企业均属民企。

    此外,有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在效率、营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弱于民营企业。因此,在国企改革的系列方案中,相关业内专家呼吁国有企业应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前主任卫祥云在其《国企改革新思路》一书中就提出,既然从整体上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整个国家的经济,就应该增大民营企业的比重。

    目前,国企分类被业内专家视为本轮改革的一个基础前提。并且,从已经公布的地方版改革方案来看,一般将国企分为公益性国企、自然垄断性国企和竞争性国企三类。

    卫祥云认为,凡属于竞争性领域的国企,如民用航空业、电信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汽车制度业、食品制造业、设计制造业等,就应该逐步退出,给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但是郝玉峰持不同观点,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如果没有国有企业的优势,我国作为后发国家不可能建立起现代的工业体系。”

    无独有偶,近日,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有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只局限于不竞争的领域,其“武功”自然就被废了。他还说,随着我国竞争性领域越来越多,一旦国有资本企业退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就不复存在。

    当然,郝玉峰也认为目前国有企业在运营机制、人员选聘等方面确实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但并不意味着就要国企退出竞争行业。“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按照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来经营,而不是说要谁退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郑眼看盘:无视降准预期 A股大跌

    下一篇

    博彩、食品股“最受伤” 腾讯控股独善其身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