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500强企业规模扩张放缓 国企占比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8-22 13:29

    22日,2015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南宁召开,“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与《2015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公布,《报告》显示,在新常态下,中国企业500强规模扩张步伐明显放缓、企业亏损面增至十年来最高。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雯    

    每经记者 张雯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即使壮如500强企业,亦正经历收缩之痛。

    今日(8月22日),2015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南宁召开,“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与《2015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公布,《报告》显示,在新常态下,中国企业500强规模扩张步伐明显放缓、企业亏损面增至十年来最高。

    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表示,“下一步我国大企业要着力通过重组整合、通过不断创新,提升在核心技术、标准制定、价格和产业链上的话语权,特别是核心技术掌握方面实现做强”。

    500强企业规模扩张放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中国企业500强在入围门槛、营业收入总额增幅、资产总额增幅等方面都达到了近年来最低。

    《报告》显示,2015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59.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98%,与2014年我国GDP增速相当,但仅比上年500强营业收入总额56.7万亿元增长了4.94%,为历年来最低。2015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提高至236.1亿元,增幅仅7.5亿元,增幅为5年来最低。在近十年的500强中,入围门槛增幅最大的是2012中国企业500强,提高了33.1亿元;增幅最小的是2010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仅比上年提高了5.4亿元。

    从资产总额看,2015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达到197.6万亿元,较上年500强资产总额176.4万亿元增长了12.0%,为十年来最低。从趋势上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500强的资产总额增幅总体呈现下滑态势。

    总体来看,近四年中国大企业的利润增速保持在较低水平上,进入了一个低速增长阶段。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亏损企业有57家,比上年500强增加了14家,亏损面为11.4%;亏损额达到803.9亿元。营业收入负增长的有94家,较之上年50家企业营收负增长企业大为增加。净利润负增长的有169家,较之上年141家企业营收负增长企业大为增加。

    事实上,不止是规模扩张缓速运行、绩效不乐观,中国企业500强在技术创新领域亦表现迟疑。

    在汤森路透集团评选的“2014全球100创新型企业”中,中国大陆只有华为一家企业上榜;而在波士顿咨询公司评选的“2014年最具创新性的50家企业”中,中国大陆也只有华为、联想、腾讯、小米等4家企业上榜。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影响力”,王忠禹表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调结构、转方式的根本所在”。

    国企呈现“重资产”特征

    在本次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分别有293家国有企业、207家民营企业上榜。

    事实上,纵观近10年来国企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的数量占比,可以看到2005年时高达357家,2010年时为325家,2014年是300家,而今年已经降到293家,而在2014年,293家国有企业的总体绩效有所恶化,亏损面达17.1%。

    虽然在数量上持续下降,但国有企业依然在营业收入、资产、利润、纳税等指标上远超民营企业。

    数据显示,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国企占据了78.3%的营业收入指标、90.2%的资产指标,81.1%的利润指标,以及88.7%的纳税指标。

    “应该说从数据上看,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共同进步、各有优势,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重资产’特征,而民营企业呈现较强的‘轻资产’特征,”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主任郝玉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而当前的经济运行周期,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影响较大”。

    《报告》显示,在“后金融危机”的几年来,无论是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国企还是民企,都出现了规模扩张幅度放缓,其近五年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都是下行的,并且目前增速已经下行到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增长水平,只有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民营企业资产增速同比有所反弹。

    “中国企业500强中,293家国有企业在收入、资产、利润、税收等方面占到80%左右的份额,但是净资产利润率低于民营企业4.57个百分点,总体经营绩效亟待提升”,王忠禹表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具有相当的紧迫性,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出炉 中石化连续第11年问鼎

    下一篇

    服务业500强利润在银行业高度集中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