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城成为房企近年来投资热点之一,但同时面临重投资、回报周期长、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难题,碧桂园此次联手中国平安、华谊兄弟等行业巨头,将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每经编辑 区家彦
每经记者 区家彦
被誉为三四线城市之王的碧桂园今年以来动作不断,继此前大手笔加仓一线城市后,如今又将目光投向了文化旅游地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8月9日上午,中国平安、碧桂园、华谊兄弟、海昌集团等多家龙头企业高层齐聚北京,正式启动跨界资源整合平台--“平安文旅荟”。该平台旨在整合国内顶尖影视、旅游、休闲、房地产和消费资源,打造针对各类主力消费人群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复制发展。
文化旅游城成为房企近年来投资热点之一,万达集团便宣称要在国内建十多座文化旅游城。但与此同时,文化旅游城面临重投资、回报周期长、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难题,碧桂园此次联手中国平安、华谊兄弟等行业巨头,将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发力文化旅游综合体
一直以住宅产业为核心业务的碧桂园,此次发力文化旅游综合体,不仅拉拢了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平安,同时还牵手影视界的明星企业华谊兄弟,实现强强联合。
平安文旅荟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平安文旅荟整合了包括金融、影视、旅游、休闲、房地产等行业巨头的资源,理事会成员包括平安银行、碧桂园、华谊兄弟、大连海昌集团、砂之船奥特莱斯、艺术北京等六家企业,将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为支撑,通过整合国内高端休闲、消费产业资源,打造针对各类主力消费人群的文化旅游项目。
“电商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对传统百货商店的冲击很大,但是休闲、体验类业态属于电商难以替代的领域,喜欢网购的城市人群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仍然有休闲活动的需求,鉴于当前城镇化的特点,在城市中心城区和周边新城建设新兴体验式消费业态的市场相当广阔”,上述人士表示。
正因如此,碧桂园此次联手中国平安、华谊兄弟等行业巨头,旨在构建“平台+业态+产品+网络”的立体化商业模式,并重点开发“城市中心文旅综合体”和“城市周边文化旅游城”两种业态。
这其中,城市中心文旅综合体将以单体建筑的形式存在,在城市中心打造具有独特时尚、艺术品味的休闲空间,内置以休闲体验类为主的多种业态。城市周边文化旅游城则致力于构筑都市人群的旅游度假空间,在城市周边新区打造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旅游目的地。
一位接近碧桂园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战略合作的落实,接下来将进入到筛选项目、整合资源进行制定的阶段,项目有望以影视资源作为卖点,以此吸引追星粉丝群、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客户、年轻白领等多种消费人群。
资源整合优势
传统住宅业务正面临天花板,龙头房企纷纷寻求转型以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5年将旅游产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之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旅游地产成为大型房企新的投资热点。
动作最为迅猛的莫过于万达。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经表示,房地产业在任何国家都不是百年行业,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房地产业就会大幅萎缩。万达要做百年企业,就要拥有百年企业的物质基础,所以必须向文化旅游转型。据其透露,万达将在国内投资十几个大型万达文化旅游城,明年还会有两个万达文化旅游城在海外落地。
但在文化旅游地产“跑马圈地”的同时,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楚睿商业策划营运机构董事长黄文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文化旅游城具有体量大、开发周期长的特点,前期需要沉淀大量资金,但回笼速度较慢,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负担,如何实现现金流的平衡是关键。
对此,碧桂园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平安文旅荟的商业项目将引入互联网权益众筹方式,同时锁定资金与未来市场,实现文旅产品金融化。公司预计会将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包装成权益众筹项目,通过平安银行的网络渠道进行销售。
另一个风险在于国内文化旅游地产遍地开花,但产品雷同、缺乏精品备受市场诟病。上述人士表示,平安文旅荟将最大程度地整合理事会成员的资源优势,包括海昌集团在海洋公园以及华谊兄弟在影视娱乐领域的优势,打造最具特色的产品。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忠军也表示,通过本次合作,未来希望在国内能打造20个像海南华谊兄弟冯小刚电影公社那样的旅游小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