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谢振宇
◎每经记者 谢振宇
近年来,资本下乡在城市周边或农村投资发展生态农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难赚钱”是参与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近日,重庆最大生态菜园“四季菜园”突然传出停止送货的消息,身陷经营不善、入不敷出的窘境。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生态农业虽然比较热,但经营者想要就此实现盈利比较难,大部分经营惨淡,背后原因,一是租地等成本高企,二是有机农业价格上去了,消费者认可接受度却不高。
资本下乡遭遇盈利难
“经营不善”是“四季菜园”经营方重庆碧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天农业)高管们,如今说得最多的词汇。
“以前的股东没有信心做下去了。”据《重庆时报》报道,这家重庆最大的经营有机蔬菜的公司,日前突然暂停向会员送货。重庆碧天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出现资金困难,是因为之前公司最大的股东突然撤资。
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的农业项目暂停了,主要因为前期投入大。”昨日,北京一家生态农业公司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蔬菜配送经营目前已经叫停。
该人士透露,公司做蔬菜配送已两年多,实际投入大的部分,是配送环节物流成本较高,需要冷链建设投入,“第三方的物流配送不放心,自己来做投入又大,加之订单量不大,销路上不去。”
虽然类似生态农业企业盈利难,但也不乏正走出亏损境地的公司。“前几个月一直在亏损,8月份,有望盈亏平衡,争取在9月实现盈利。”四川一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公司将蔬菜等农产品从基地直供消费者,随着公司客户量逐渐增大,有望尽快走出亏损。
该负责人认为,行业在未来几年会迎来一次大洗牌,因为国家在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政策上的变化会促使行业规范,企业也会快速向标准化、集团和规模化发展,有一批企业会淘汰。
建议出台企业补贴政策
碧天农业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行业发展主要有3个问题。一是农产品本身利润低,盈利少;二是从蔬菜生产到后期运送,主要还是靠人力解决,提升了整个产品成本;此外,生态农业门槛低,市场还需要规范。《南方周末》2013年3月的一篇报道提及,重庆市统筹办对10家农业企业进行抽样分析,发现这些企业累计投资已达25亿元,累计利润仅2.5亿元。
参与生态农业产业的企业为何盈利难?朱启臻表示,企业租用土地后,因为成本较高,不适合发展普通农业,加上国家强调不能非粮化、非农化,由此只能做有机农业或体验农场等。做有机农业等实际成本高,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接受度并不高,“产出和收入这两方是矛盾的”。
对于生态农业的出路,朱启臻建议,首先需要解决现行土地流转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参与经营农业的企业,可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要提高企业经营农业的准入门槛,坚决清除借此来圈地的行为。”朱启臻表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