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王石川:思危已逝,谁来思危?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7-13 08:51

    ◎王石川

    7月12日,成思危逝世,享年80岁。成思危是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第七、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由于在中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他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整整一个月前的6月11日,成思危迎来了八十寿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看望并祝贺,成思危赋诗一首,其中有这样两句:未因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这十四个字,或可涵盖成先生的精神坐标。“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有理想,献真言,正是成思危的显著标签。

    成思危,名门之后,曾担任民建中央主席11年之久,且进入国家领导人行列。到了这个位置,一般不多说话,更不会说听起来刺耳的话。但他每就重大议题发言,无不一针见血,而非趋炎附势,曲意迎合。

    成思危认为,中国的金融改革还是慢了一点,(应该像)邓小平说的大胆试、允许看、不争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要注重依法、讲理、适度、有效,并非越严越好,过分强调安全性,将使被监管单位丧失活力。此前不久还说,“一些人把所有的国际金融活动都当成阴谋,把国际金融活动比作你死我活的战争,主张要抗击国际阴谋。实际上,这并不符合当前国际金融的实际情况。”这话从成思危口中说出,令人感佩。一些人动辄奉行阴谋论,这才是最需警惕的阴谋。对待海外不同的声音,不能麻木,更不能神经过敏。

    成思危说过,有资源分配权的人不应该有优先选择权,这就好比是在分一块蛋糕,切蛋糕的人应该最后一个拿,这样才能保证分得公平。成思危还说过:“我国的官员在裁量上有太大的自由度,这就是人治。”人治流毒至今还存在,更凸显必须真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成思危的公共发言分为两种,一种只是常识而已,但因为一些学者无视常识而使得他的发言弥足珍贵;另一种是“唱反调”,即说一些并不中听的话,但有理有据,赤心可鉴。这样的反调,应该多多益善。

    他不仅自己敢说真话,还提醒国家的智囊也说真话。比如,他谈到国家的智库,曾告诫道:“智库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是光说yes,也要会说no,这就需要有勇气了,而且不能没有根本地说no。”

    当然,说“不”不是故意哗众取宠,标新立异,前提是实事求是。“你说no的话也要敢于说为什么是no”。每个学者都有畅所欲言的权利,但如果不说真话,只拣领导喜欢听的说,如果明明看到了危机仍然大唱赞歌,就极其可悲、可怕。“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思想独立,本是学者最基本的治学立场。如果学者连思想独立、人格独立都做不到,把奉承当成职业,把唱赞歌当成使命,把报喜不报忧当成高尚之举,还谈何操守?这样的人、这样的观点,只会误国误民。“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这是成先生的自许,有多少学者能做到这一点?“居安思危”,思危已逝,谁来思危?

    (作者为财经专栏作家)

    上一篇

    张敬伟:稳定股市彰显中国经济治理动员力和执行力

    下一篇

    余丰慧:如何疏导复牌堰塞湖将影响市场走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