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专业人士都感叹,如此的速度和强度的下跌,在A股历史上可说是从未出现过,而背后的一个原因特征,就是杠杆的存在。而美国、日本等早就拥有杠杆的成熟股市多次发生急跌后又是怎么应对呢?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智
每经记者 李智
在本轮急跌之初,很多老股民都"气定神闲"地表示,急涨急跌正是牛市特征之一。然而没有人想到,这次急跌竟然持续了如此之久 。很多专业人士都感叹,如此的速度和强度的下跌,在A股历史上可说是从未出现过,而背后的一个原因特征,就是杠杆的存在。而美国、日本等早就拥有杠杆的成熟股市多次发生急跌后又是怎么应对呢?
美国:两轮急跌走势不同
近期,兴业证券策略研究团队对美国1929年和1987年两轮急跌进行了研究对比。
首先,从1929年那一次来看,大跌之前道琼斯指数从1921年初的70点到1929年顶峰的381点。而在1929年10月28日,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29日,道琼斯指数继续暴跌,至此,指数已从最高381点跌至230点,跌幅达40%。
从之后的情况来看,1929年11月美国股市跌势不止,急跌后1个月内最大跌幅为48%。1930年,股市在1~3月大幅反弹至297点。此后又急转直下,在此后漫长的3年熊市中,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大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
而到了1987年,美国股市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危机。从背景来看,道琼斯指数从1982年的777点上升到1987年的2722点,涨幅2.5倍。但是在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从开盘的2247.06点下跌至1738.74点,当天下跌22.6%,这一天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不过在不久之后,道琼斯指数报复性反弹,市场逐渐稳定,1989年8月到已超过前期高点。
兴业证券则指出,1927年大跌之时,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信奉"不干预的自由经济"政策,一直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救市政策,而仅通过一些口头讲话进行了干预。而在1987年大跌之时,美国政府及时应对,积极干预,帮助市场重拾信心,使得这次大跌并未演变成卖空的恶性循环。
日本:1989年
无独有偶,国泰君安也将日本1989年的大跌纳入了研究范围当中。
国泰君安指出,虽然1987年日经指数随着美国股市的崩盘有一些回调,日经指数还是从1985年12月的13113点开始上升并在1989年12月19日达到38915点。然而在1989年,日本政府多次提高官方利率,日本股市开始出现高位大幅波动,1990年的海湾战争造成日本股市大幅下挫。海湾战争结束后,日本股市一路狂泻,跌至1992年8月18日的14304点。
面对股市的大跌,日本政府在1995年前按照传统的危机处理方式,被动解决问题,收效甚微。日本政府直到1998年10月才开始直接将资金注入到问题金融机构中,市场对于救援计划的反应非常正面,日本银行类股在救援计划公布后3个月内上涨20%、一年后上涨88%,直接注资的救援效果较先前宽松的货币政策,或是财政刺激方案来得直接。
此外,日本中央银行在最近一年内先后动用了3万亿日元购买股票。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央行通常的做法是,上午股市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后,下午就动用300亿至400亿日元资金,购买大盘绩优股托市。
国泰君安总结认为,通过比较全球历史上几次杀伤力最强的几次大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股票市场涨跌有自身的规律。所有的大跌均发生在股票价格偏高时期。而如果急跌发在经济周期上升期或降息周期,股市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且调整较浅较快,有基本面或政策面资金的支撑。
国泰君安还特别提出,大跌发生时管理层"护盘"要及时有效,同样处于经济周期的拐点,美国1929年大萧条的最大教训是政府救助不及时。而2008年次贷危机由于及时启动注入流动性、QE(货币量化宽松)等,一度被称为"百年一遇"的大跌对实体经济冲击相对较小,此后美国经济恢复较快。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