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稳步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快,有助于吸引境外投资者和发行主体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交易。郑杨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加快推进,使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中心,中心指的是产品中心、交易中心、定价中心、业务中心和创新中心,为人民币跨境投资提供更便利高效的市场平台,实现人民币的良性循环,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坚实有力的市场支撑。
每经编辑 袁君
◎每经记者 袁君
截至2015年5月末,人民银行已经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互换协议,与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的清算安排,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已经开始具备成为国际主要货币的基本条件,作为计价投资、储备的货币功能明显增强。
在今日(6月27日)的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表示,201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人民币结算业务总量达到1.9万亿元。人民币国际化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从成熟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程来看,本币国际化进程,极大促进了本国金融中心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郑杨认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市场上广泛接受的货币,离不开有国际影响力的在岸金融市场,上海基本形成了股票、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OTC衍生品、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全国先进市场体系,上海主要金融市场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市场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
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稳步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快,有助于吸引境外投资者和发行主体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交易。郑杨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加快推进,使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中心,中心指的是产品中心、交易中心、定价中心、业务中心和创新中心,为人民币跨境投资提供更便利高效的市场平台,实现人民币的良性循环,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坚实有力的市场支撑。
为深化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郑杨表示下一步将着重加强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紧密配合人民银行,做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顺畅运营的有关工作。日前、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完成了一期的开发,将在今年4季度投产运营。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继续扩大上海金融市场规模的同时,不断增强金融市场的功能。具体来看,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推动股票、债券基础性金融产品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各类ETF产品,有序推出新的能源和金属类的大宗商品期货,推出汇率、利率、股票、债券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积极发展新的金融市场形态,大力推进保险市场,信托市场等方面的发展。
三是充分借助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先行先试,不断优化完善沪港通,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可兑换的进程,加快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宽和扩大境内外的主体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渠道和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
四是将研究推动境外企业在金融市场发行债券,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以及资金融通,形成海外重大项目的投融资中心。促进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使用,积极开展与四行、亚投行、多边金融组织的合作,通过政策性、开放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五是积极开展上海与其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交流、互动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积极发展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路径,香港特区凭借紧密的金贸联系,以及两地在地理、语言、人文的接近性,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加快,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悉尼等地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也在加快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