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面对A股剧烈震荡,融资客心生畏惧,连续3天净买入为负;但在龙虎榜上,“601舰队”却突然在昨日逆风起航。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宋思艰 李智
◎每经记者 宋思艰 李智
沪指在连续反弹两个交易日后,昨日(6月25日)以“一阴吞两阳”之势重挫3.46%,收于4527.78点,再次演绎“世事无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面对A股剧烈震荡,融资客心生畏惧,连续3天净买入为负;但在龙虎榜上,“601舰队”却突然在昨日逆风起航。
融资净买入连续3日为负
沪指6月23日、24日连续两日反弹,收盘时分别站上4500点和4600点关口,正当投资者们期待沪指一鼓作气站上4700点时,昨日沪指却先“鼓气”而后“泄气”:以4711.76点开盘,却最终下跌162.37点,收于4527.78点,将前两日反弹成果吞没。
沪指在6月12日盘中触及5178点阶段性高点后,于6月15日开启下跌模式。iFinD数据显示,6月12日A股融资净买入额为112.29亿元,15日骤降至75.15亿元,17日、18日反弹至百亿元之上。但从6月19日到24日,融资净买入额连续3个交易日为负,从19日的-55.50亿元增至24日的-401.85亿元,创出今年以来单日融资净流出新高。
上一次A股融资净买入连续为负还要追溯到2月13日~17日,当时连续4个交易日融资净买入为负,但当时沪指整体处于上涨过程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融资客畏惧沪指下跌,减少融资买入、加大融资偿还,导致融资净流入剧减,但也有资金在风浪中起航。
龙虎榜数据显示,昨日游资、机构净买入额位居前6名的个股中有3只以“601”打头,分别是丰林集团(601996)、国投新集(601918)和中国重工(601989),其中,国投新集和中国重工的实控人都是国务院国资委。上述3只个股昨日分别涨10%、8.15%和跌1.07%。记者注意到,自沪指6月15日持续下跌以来,在龙虎榜净买入榜单前6名个股中,昨日是第一次出现齐聚3只“601舰队”个股的情况。
A股午后再启杀跌模式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A股每周四频现调整,这一天被各方戏称为“周四魔咒”。不过在昨日开盘前,很多投资者却显得信心满满,因为本周二、三连续两个交易日沪指出现“深V”反弹,而银行取消存贷比的利好更使各方对昨日行情充满期待。
昨日早间,各大指数虽然未能如投资者预期的那样大涨,但运行尚属平稳,诸如国企改革概念股的强势表现也一度带动市场人气。截至上午收盘时,沪指依旧收红,创业板指微跌0.5%。
然而,令不少投资者始料未及的是,下午开盘后A股迅速切换至“杀跌模式”,14时30分后加速跳水,沪指一度暴跌逾200点,跌逾4%。临近收盘,跌幅虽有所收窄,但最终3.46%的单日跌幅基本吞噬了前两个交易日的反弹。
相较主板的回落,创业板更遭遇重挫,260只板块个股跌逾5%,近50只个股跌停。截至收盘时,创业板指跌幅达5.23%,3200点已岌岌可危。
实际上,就近期A股市场国企改革这一热点概念而言,从融资盘数据就可看出些许端倪。根据微信公众号添升宝(you-daydayup)栏目“融资盘数据”近期数据显示,自6月17日以来,国投新集、中粮屯河、国投电力、中粮地产等国企改革热门股就成了榜单“常客”,根据上述榜单6月17日早盘前发布的信息显示,中粮地产、国投新集6月16日的融资余额环比前日分别大幅增长4.11%和4.52%,位列沪深两市融资标的前30名内。6月17日,两只个股携手涨停。
反攻仍需等待
面对昨日市场下挫,不少分析人士直言“伤人气”。因为周二、周三的反弹让不少仓位较轻的投资者产生了抄底冲动,特别是存贷比取消的利好一度被视为吹响反攻号角。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再次杀跌不仅让潜在的“抄底者”陷入观望,也让部分融资盘再次面临出局危机。《每日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实除了取消存贷比的消息之外,也有很多消息尚需市场消化,比如证监会再次下发了28家公司IPO批文,央行也打破“沉默”,进行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后者的举动被认为直接降低了近期降准的可能性。
有券商人士表示,经过本周四个交易日的震荡之后,一个一致预期似乎开始建立,那就是市场调整或许不会很快结束,后市到底盘整或是创出新低,对此可能还有分歧,但抄底的人心涣散了。
当然,也有部分业内人士对牛市的延续仍然持乐观态度。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昨日召开的中期投资策略会上表示,今年以来股市驱动更多转向博弈特征,从博弈角度看,今年年底前,货币紧缩风险非常小,筹码供应尚不会井喷,主题概念依然刺激股市上涨,牛市结束迹象不明显。不过高善文同时提醒,明年注册制推行和红筹回归等因素可能导致筹码供给快速上升,对博弈驱动市场将产生深刻变化,股市的驱动将重回基本面。
齐鲁证券则表示,中期看,次新股有望在7月迎来一波中报“高送转”行情,成为成长股反攻的旗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