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阳光城新业务变局:增资3000万“淘金”医疗健康

    2015-06-26 01:0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杜冉乐    

    ◎每经记者 杜冉乐

    作为“闽系”房企巨头之一,阳光城(000671,SZ)在今年5月低调斥资3000万元,投向被寄予转型厚望的上海威至博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至博医疗),使后者注册资本增厚至5000万元。除了增资威至博医疗,阳光城在智能社区方面已率先启动试点,其做大医疗健康的野心不容小觑。

    探路医疗健康

    上海工商网上查询系统显示,威至博医疗注册于去年7月25日,法人代表为担任阳光城董秘的廖剑锋,经营范围主要是投资管理、对医疗行业的投资、企业管理咨询(除经纪),唯一股东为阳光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阳光城2014年报中介绍子公司威至博医疗时披露,其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但到了5月18日,威至博医疗注册资本已增至5000万元。

    记者注意到,威至博医疗作为阳光城试水的新业务,尤其是积极拓展医疗健康产业的唯一投资平台,去年并无实质性动作。

    阳光城年报披露,2014年威至博医疗总资产为0.02元,净资产、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均亏损149.98元。

    记者注意到,阳光城当前的核心业务仍是房地产,去年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14.67%,而作为辅助业务的贸易业务实现约8.76亿元营收,同比下滑36.5%。

    中国医药行业资深人士边晨光表示,房企跨界医疗投资并不需要企业必须对医药生产、医疗诊治非常了解,关键是找到合作伙伴和方式,进入某个细分领域,比如保健、养生等,医药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钱,资本运作不够,而房企可以满足其资金需求。

    按照阳光城对威至博医疗的定位,其扮演的角色主要是通过探索和培育新的延伸业务,为母公司深入实施医疗健康产业搭设平台。不过,阳光城在2014年报称,公司核心业务仍是地产,在创新业务上并无赘述。

    试点智能社区

    此前,阳光城受到山东邹城市政府及旗下卫生局、人民医院等单位的青睐。

    一位不愿具名的福建籍医药观察人士指出,受制于体制等原因,民营医院现在缺乏的仍是优秀医生资源。如果阳光城与“莆田系”合作,医疗健康产业步伐可能会加快,但对方是否愿意也不好说。

    据了解,阳光城医疗健康事业中心成立于去年7月初,早于威至博医疗成立,二者应属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与公司营销部、战略投资部等12个部门平级,直接对公司总裁负责。

    记者从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发现,阳光城去年底曾披露,其医疗版块团队基本已经到位,并已正常开展工作,目前已经有储备的项目,正在审慎筛选中。

    不过上述事项至今仍无音讯。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阳光城董秘廖剑锋及证券部工作人员并发去了采访提纲,但接电话的证券部工作人员称,董秘近期都很忙,自己无权答复。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城去年初与关联方福建星网锐捷通讯在打造“智慧地产”上达成战略合作,尤其是重点研究开发智能社区等。

    此外,记者在阳光城2014年报“关联交易”一栏里发现,上述智能社区相关产品已在公司新的楼盘试点。对此,上述阳光城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试点楼盘主要是上海项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恒大的医疗野心:通过大数据“掌控”业主健康

    下一篇

    从医疗到互联网+ 房企涉医步履维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