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电商屡次换帅的原因何在?董策离开后,万达电商是否改变运营思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查。
每经编辑 王杰 吴若凡
每经记者 王杰 实习记者 吴若凡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曲折与坎坷。
就在近日,万达电商CEO董策对外称,已正式从万达电商离职,将去往澳洲照顾家人。
2012年至今,万达电商发展已满三年。万达电商一向财大气粗,刚成立时以“200万年薪招电商人才”,以及去年联合百度、腾讯,斥资50亿元成立新电商公司,并在今年3月底打造了电商平台“飞凡网”。但是“人事变动”不断给万达电商带来震荡,是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万达电商屡次换帅的原因何在?董策离开后,万达电商是否改变运营思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查。
技术型CEO难以满足万达需求
“由于家人生病,我不得不回澳洲照顾,因此,我们要分开较长一段时间了。在过去15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探索并确定了全新的O2O新商业模式,一同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互联网应用系统平台超级大上线,共同见证了飞凡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董策在致万达电商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提到。
时光追溯到2012年5月,万达电商刚刚开始组建,200万年薪招聘电商CEO,轰动一时。同年12月,曾任Google总部电子商务技术部经理、阿里巴巴国际交易技术资深总监龚义涛确认出任万达电商总经理,来自阿里、谷歌等互联网公司的高管也相继加入。
7个月后,龚义涛离职一事传言四起。不久后,万达集团引入CIO朱战备,开始对万达电商进行调整,2013年8月,万达IT部门接管万达电商,许多团队成员纷纷离开。8个月后,龚义涛正式宣布离职。
百度百科显示,董策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毕业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同时也是澳大利亚信息与通讯国家实验室(NICTA)的研究员。与杨培峰一起在2009年底创办了奢侈品电商网站佳品网,曾担任佳品网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官职位。2014年加入万达电商。
万擎咨询CEO鲁振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龚义涛和董策同属技术人员,对技术层面理解得更深。
鲁振旺打了个比方,沃尔玛也有负责电商的CEO,这个人要对沃尔玛的商业体系了如指掌,而纯技术人员做这块业务很难成功。
遍布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巨大规模,已经形成了国内最庞大的商业网络,如果万达电商最终成型,将服务于万达自身体系的平台,而不是传统意义的电商平台。因此,万达电商是对线上线下资源的融合,也是体验式消费O2O的尝鲜者。
王健林专门提及了自己对O2O的理解:“O2O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提升消费的新商业模式。有四个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消费、新商业模式,核心是要促进消费。”按照万达的规划,到2020年,万达要形成不动产、文化旅游、金融、零售、电商五大业务板块,显而易见,万达电商,是专属万达商业地产的平台电商。
因此,鲁振旺说,万达电商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寻求一个技术性的CEO,而是要找一个对商场、零售行业理念认识更深刻的人。
电商难自立门户
就在今日(6月4日),一封万达电商CEO招聘帖在网上流传。这份开出税前年薪800万的招聘帖中,对任职资格有一条特别要求:能力偏整体运营方向,非技术方向。
一位万达电商前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董策的年薪在税前450万元。
看来,为了找到合适的CEO,万达再一次加码成本。
上述网传的招聘启事显示,万达电商CEO要向万达商业地产集团(以下简称万达商管)执行总裁汇报。万达官网显示,万达商业地产集团执行总裁为曲德君。
上述万达电商前高管表示,万达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公司,而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董策希望万达电商能独立自主。“董策很多事都越过商管领导直接汇报,与传统观念相背离。另外,董策希望万达旗下各个业态主动向其靠拢,和万达商管形成交叉概念,不甘于寄人篱下。”
该前高管认为,归根结底,万达电商和万达商管的业务边界没有划分清楚,导致业务重合,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万达电商没有自己的资源体系。
鲁振旺表示,万达集团招人的时候,要想好自身的战略是什么,再根据战略来寻找合作对象,而不只是实现技术架构。因此,万达电商需要找两个人,一个是技术方面的负责人,还有一个负责商业运营和商业模式。
鲁振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将来万达电商的商业模式仍然是O2O模式,但怎么把它互联网化,是很重要的,“万达电商所依托的,还是万达广场、院线、百货,万达电商新CEO的性格要善于沟通,要和其他业务模块打交道。”
上述万达电商前高管认为,万达电商应该顺势而为,与万达商管进行资源整合,首先要调动万达广场的资源,把飞凡网作为平台,将商管资源导入进来,通过平台获利。万达电商CEO跟万达其他高层沟通的问题,其实就是协调万达电商和万达商管关系的问题。也许万达合伙人制度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他说,现在应该顺着现有资源,在飞凡网的平台上将其展示出来。把流量引导到线下,这是O2O在超大型集团里得以生存的法门,自立门户不是可行之道。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