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
◎张敬伟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落地是一场高效率的谈判。去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中韩两国元首宣布完成实质性谈判;今年2月25日基本完成谈判并草签协议;6月1日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对于地缘毗邻、文化相似和经贸互补极强的中韩两国而言,中韩FTA的意义不同寻常。对此,韩联社认为,中韩FTA,在两国建交23周年之际开启了中韩关系的新篇章。
中韩FTA起到连接两国市场的纽带作用,客观上有助于中韩两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因而对两国贸易、投资、产业和民生具有长效催化效应。
韩国政府乐观地预测,中韩FTA生效后,今后10年韩国GDP有望在原有基础上增长0.96%,消费者受惠规模将达146亿美元,并将新增5.3万多个就业岗位。当然,中韩FTA的红利是相互的,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提振也是可期的。
众人所关注的还是中韩FTA能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公众对于双边或多边意义上的自贸协定(区)的理解,最直接的就是关税减让。
按照中韩FTA,两国市场开放水平将大幅提升,超过90%的商品将逐步实现零关税;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等17个领域。由于中韩人员交往频繁,中国人到韩国旅游者众、购物者多,甚至还有很多女士为了“美”而到韩国去做整形美容,凡此种种,中韩FTA对这类民生关切领域,势必产生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两国民众互动交流的成本必定会大大降低。不过,就现实而言,中韩FTA释放的红利还是更侧重于两国产业领域。
无论是地球村时代的全球化,还是中韩两国近在咫尺的市场对接,统一大市场的无缝对接在现实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主义。世贸组织(WTO)经过多轮冗长谈判,依然因为市场准入死结而陷入困境。其他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亦是如此,核心即在于关税减让如何推进——即双边何时给予对方零关税待遇。
中韩FTA也是如此。并不是一旦中韩FTA签署落地,两国关税壁垒就自然而然地撤掉。一方面,两国都要提交立法部门批准通过,虽然韩国表示将尽快提交国会审议,但基于两国政治制度不同,韩国人又有民间联合抵制政府和国会决定的传统,韩国农民对于贸易自由化的排斥在全球也是有名的。即使美韩签署了FTA,韩国民众因为美国牛肉“侵入”也曾走上街头抗议。
中韩FTA在两国政治程序上一路顺风,民间基本也没有反对声音,但即使如此,关税壁垒的消弭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按照规定,中国将在最长20年内实现零关税的产品达到税目的91%、进口额的85%,韩国零关税产品达到税目的92%、进口额的91%。也就是说,两国最终实施零关税需要漫长的20年,而且还有8%~9%的商品不实施零关税。
这体现两国市场的特殊性,也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如前所述,韩国在农水产领域对己方产业有所保护,担忧零关税让中国农水产品进入,会威胁到本国的农水产业。所以,所涉韩国大米、辣椒、大蒜以及鱿鱼等20种水产品目未被列入关税减让对象。中国保护的主要是制造业和电子产业:一是汽车和零部件未被列入关税减让或中长期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对象;二是对于韩国面板也采取了逐步降低关税的策略。
从世贸谈判和美韩FTA的情势看,协议落地只是第一步,未来的实践与落实更为重要。而且,落实协定的过程恐怕将不会是一帆风顺,也将时刻伴随着国家利益的博弈。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不同市场间的现实棋局,是一对相生相伴的矛盾。如何确保中韩FTA的特色和对接、整合区域内的其他自贸协定(区),而又不至于陷入地缘政治的争端,将是中韩FTA面临的重要挑战。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