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苏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 首推消费金融产品“任性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5-29 23:41

    消费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高地”,互联网巨头们在此领域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每经编辑 李怡

    ◎每经记者 蒋佩芳 发自上海

    消费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高地”,互联网巨头们在此领域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5月29日,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运营,成为全国首家大型零售商主发起且由民营资本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而其第一款代表性产品“任性付”也首次亮相。据悉,目前所有的易付宝用户,可在个人账户下查询并申请消费贷款额度,在苏宁平台上体验全新的购物模式。

    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在消费趋势升级大背景下应运用而生的消费金融产品“任性付”,在未来,将成为创新消费增长的一大亮点。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认为,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或将改变目前的金融格局,使市场从房贷、车贷、生意贷等向消费贷转移。

    苏宁的金融“云”图

    在边晓瑜看来,将金融直接切入消费场景是互联网金融的又一次创新,发展空间巨大。当前我国电商市场已经日益成熟,O2O也正在快速发展,同时个人消费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为消费金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消费金融当前正处于萌芽阶段,苏宁作为首个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企业,将抢占市场先机。

    对于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成立的初衷,张近东介绍称,“苏宁消费金融公司力求通过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以金融的力量促进消费升级,真正解决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实际问题,依托苏宁海量的会员、数以万计的供应商以及充沛的现金流,打造“供应链金融+基金保险+消费信贷’的全产业链金融布局。”

    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2012年中国消费性贷款规模达115万亿元,2013年142万亿元,2014年171万亿元,消费贷款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且,我国消费结构正在从吃、穿等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可以说,苏宁消费金融公司进入了一片蓝海。

    在张近东的战略拼图中,苏宁消费金融的诞生是消费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更是苏宁互联网零售发展的延伸。众所周知,苏宁发展“互联网+零售”的过程中,重点做了三件事,那便是“+渠道”、“+商品”、“+服务”,而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所做的就是商品和服务。

    张近东认为,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是苏宁金融产品和服务矩阵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苏宁金融生态圈来看,在上游,苏宁已经成立了面向供应商的小额贷款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在中游,苏宁上线了为苏宁售后、物流等服务商提供保险计划的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以及以提升客户黏性为目的的“零钱宝”基金销售业务;而本次苏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则是立足海量用户和海量商品布局下游消费信贷。

    张近东的“两张王牌”

    张近东称,如何立足零售平台,发展苏宁消费金融是自己给自己出的一个课题。

    张近东在现场亮出的第一张王牌便是全新推出的“任性付”产品。实际上从28日开始,在苏宁易付宝用户的个人账户中,已经可以看到这款产品,根据消费记录的区别,用户最高可获得20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额度。

    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陈鸣介绍称,任性付仅是率先上线的第一支产品,通过苏宁平台近千万SKU商品、近2亿的全国会员,以及苏宁门店“全球化”的天然优势,苏宁金融将可以为消费者构建更多的使用场景,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边晓瑜认为,消费金融公司相比传统金融公司优势主要表现在,其一,受众更多,只要是消费者都是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目标人群;其二,授信程序较为简单,贷款便捷;其三,机制较为灵活,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贷款。但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信用评估要求也较高。苏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能够与苏宁的零售业务形成协同效用,对公司的整体发展有较大益处。

    与此同时,张近东掷出了第二张王牌——苏宁的大数据能力,苏宁拥有海量的消费者,和线上线下双线的消费信息和消费者行为数据;拥有上万家供应商和平台商户的销售数据和信用分析;拥有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和物流配送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运用,对用户数据进行风险评级,苏宁已经建立一套完整的消费者信用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金融强调以客户为中心。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裴平则对此表示,消费金融要充分考虑客户的体验,特别是平等对待VIP金融、草根金融、碎片金融,做到服务的环境好、选择多、成本低、“鞋底成本”几乎为零。

    “苏宁消费金融公司如果能依托互联网平台,结合线下渠道,围绕客户体验,提供随时随地、线上线下自由切换的消费支付场景,更好的服务客户,就能够获得一般电商不具备的竞争优势。”裴平进一步补充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小股东夺4席成功入主深康佳 或加速“互联网+”转型

    下一篇

    央行强调要促进股市平稳健康发展 全面推进创业板改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